奎尼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013-08-23 16:57 来源:医学教育网
奎尼丁的不良反应是医师需要了解的药理学知识,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不良反应:奎尼丁应用过程中约有1/3病员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多见于用药早期,久用后,有耳鸣失听等金鸡纳反应及药热、血小板减少等过敏反应。
心脏毒性较为严重,治疗浓度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Q-Tc延长),延长超过50%表明是中毒症状,必须减量。高浓度可致窦房阻滞,房室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后者是传导阻滞而浦肯野纤维出现异常自律性所致。
奎尼丁治疗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时,应先用强心甙抑制房室传导,否则可引起心室频率加快,因奎尼丁可使房性冲动减少而加强,反而容易通过房室结而下传至心室。
奎尼丁晕厥或猝死是偶见而严重的毒性反应。发作时患者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呼吸停止,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而死。认为这是过量时心室内弥漫性传导障碍及Q-Tc过度延长所致。也有治疗量对个别敏感者及过长Q-T综合征者所引起的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室颤前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 pointes)。后者是一种早后除极,发生机制可能与APD延长及复极的不均一有关。发作时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电除颤等抢救措施。药物抢救可用异丙肾上腺素及乳酸钠,后者提高血液pH值,能促K+进入细胞内,降低血钾浓度,减少K+对心肌的不利影响。同时,血液偏于碱性可增加奎尼丁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而减少游离奎尼丁的浓度,从而减低毒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