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急性心力衰竭的分类有哪些?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一)临床分类

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急性心衰临床分类。

2009年ACC/AHA指南将急性心衰按起病的形式分为3类:

(1)代偿期慢性心衰的突然恶化;

(2)新发的急性心衰;

(3)晚期心衰(顽固性心衰)伴心功能进行性恶化。

这一分类较为笼统,对于临床治疗没有指导意义。

2008年ESC指南则根据临床特征对急性心衰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共分为6类:

(1)失代偿性心衰(新发或慢性心衰失代偿),伴有急性心衰的症状、体征,轻到中等度心衰,未达到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或高血压危象的标准;

(2)高血压型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左室功能部分失代偿,胸片提示符合急性肺水肿的改变;

(3)肺水肿(经X线证实):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双肺湿啰音和端坐呼吸;

(4)心源性休克:指严重心脏低排血量导致血压严重下降和组织低灌注。通常表现为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和/或少尿(<0.5ml/kg/h),脉搏>60次/分,伴或不伴器官充血的证据;

(5)高心排量心衰:指心排量增加,通常伴有心率增快,外周组织温暖,肺充血,在感染性休克时,有时可出现血压下降;

(6)右心衰:特点为低心排量,颈静脉压增加,肝脏增大和低血压,肺部无湿啰音。

国内的最新指南根据急性心衰的病因、诱因、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特征做出的分类,便于理解,也利于诊断和治疗。具体分类如下:

(1)急性左心衰竭:包括①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②急性冠脉综合征③高血压急症④急性瓣膜功能障碍⑤重症心肌炎和产后心肌病⑥严重心律失常;

(2)急性右心衰竭;

(3)非心源性急性心衰:高心排出量综合征,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严重肺动脉高压,大块肺栓塞等。

(二)严重度分级

临床上根据心衰的严重程度可将急性心衰进行分级。目前常用Killip分级方法。

(1)Killip分级:最常用,主要根据临床体征和胸部X片进行分类: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I级:没有心衰。没有心脏失代偿的临床表现;

II级:有心衰。可闻及啰音,S3奔马律和肺充血。啰音局限在双下1/2肺野;

III级:严重心衰。明显的肺水肿,伴满肺湿啰音;

IV级:心源性休克。低血压,外周血管收缩的表现如:少尿、发绀和出汗。

Killip分级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常用,对判断心肌受累的面积和患者的预后有帮助。同时对是否选择积极再通治疗有指导价值。Killip分级越严重,再通治疗效益越明显。

(2)Forrester分级:主要根据临床体征和血流动力学进行分类

临床体征分级:

I级:双肺无啰音,血压不低;

II级:双肺有啰音,血压不低;

III级:双肺无啰音,血压低,心源性休克;

IV级:双肺有啰音,血压低,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分级:

I级:心脏指数>2.2L/m2,肺毛细血管嵌压<18mmHg;

II级:心脏指数>2.2L/m2,肺毛细血管嵌压>18mmHg;

III级:心脏指数<2.2L/m2,肺毛细血管嵌压<18mmHg;

IV级:心脏指数<2.2L/m2,肺毛细血管嵌压>18mmHg.

这一分级法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4组。这一分类需要有创性监测,不利于广泛推广,但对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3)临床严重程度分级

临床严重程度分级主要是根据周围循环(灌注)和肺部听诊情况。

I级:肢体温暖、肺部干净;

II级:肢体温暖和肺部湿啰音;

III级:肢体冷、肺部干净;

IV级:肢体冷和肺部啰音。

这一分类主要用于心肌病的预后判断,也适用于所有慢性心衰严重程度的分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