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鱼腥草的别名/药用部位/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

【名称】:鱼腥草

【类别】:清热药

【别名】:蕺、肺形草、臭腥草、臭菜、臭蕺

【药用部位】:全草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扁园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产地】:长江流域以南采收加工: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归经】:微寒;辛;归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禁忌】:虚寒证慎服。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