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腧穴 > 正文

腧穴定位方法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腧穴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便取法4种。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尺算成尺寸做为定穴标准的方法,此法最早载于《灵枢·骨度》篇,其所测的人体高度为七尺五寸,其横度(以两手外展与肩平齐,以中指为准)也为七尺五寸,因每个人的长短胖瘦不同,故分部折寸的具体长度应按比例尺而有所伸缩,一般在头面部规定:前发际至后发际为12寸,耳后两乳突之间为9寸,头围为26寸,额前至颈项根部为10寸。颈项部:后发际至大椎为2.5寸,喉结至胸骨上切迹为4.0寸。胸腹部:胸骨上切迹至剑突为9.0寸。脐水平至耻骨为6.5寸,胸肋角至脐水平为8.0寸,胸围45寸,两乳之间9.5寸,颈项根至腋窝4.0寸,腋以下至季胁12寸,季胁至股骨大转子为 6.0寸。背腰部:肩至肘17寸,肘至腕12.5寸,腕至中指指尖为4.0寸,指长为4.5寸。下肢部: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为18寸,膝以下到外踝为16寸,外踝至第五跖骨头3.0寸,足长12寸,足宽4.5寸。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法动标志两类。固定标志是指以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凸起的凹陷,肌肉隆起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常用的明显标志:如鼻尖取素绒;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瞳中;头面部的标志有:前后发际、鼻根、鼻尖、眉心、眉头、内外眼角、瞳孔、额、颧骨、腮、口角、下颌骨、耳屏、耳后骨性突起、耳轮等。颈项部:喉头胸镇乳突肌、斜方肌、锁骨、颈椎棘突等。胸腹部:胸骨剑突、胸骨角、胸肋、乳头、脐窝耻骨、腹股沟等。背腰部:肩胛骨、脊椎棘突。上肢部:肩峰、三角肌、肱二头肌、肱骨、腋前线、腋后纹、肱骨内上踝、尺骨鹰嘴、掌长肌腱、桡骨、桡骨茎突、尺骨、尺骨茎突、腕横纹、指掌关节部、指甲等。下肢部:股骨、长收肌、股四头肌、胫骨、胫骨内侧踝、腓骨、跟骨、舟骨等。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运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耳门、听宫、听会等当张口时出现空陷处取,取阳溪穴时,将翘起为拇长,伸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等等,这些都是在动态情况下作为取穴定位标志的,故称为活动标志。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为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存在着一定的比例,故而医者须以自己的手指比量外,还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有三种量法:第一种是以中指的第二指节为一寸,第二种是以拇指的宽度为一寸,第三种是四指并拢后的宽度为3寸。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列缺,以病人的左右虎口交叉,一手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央,当食指凹陷之处即为本穴。又如劳宫穴,半握拳,以中指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就是本穴。再如风市,患者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处就是本穴等。这些方法都是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