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最强。东南亚森林中的猴感染后多不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源。
(二)传染媒介 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次是白纹伊蚊。前者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如海南岛等地区,喜栖室内。后者在我国分布较广,尤以长江以南为普遍,常在室外活动。蚊吸血受染后,经8~12天才有传染性,再次叮呅人可传染本病。伊蚊受染后终生有传染性。病毒在白纹伊蚊的唾液腺及神经细胞中可大量复制。
(三)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在原无本病的区域内一旦发生流行,疫情可于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使大部分居民受染。发病以儿童为多。在热带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一次得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免疫力可持续1~4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亚型。感染两种亚型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其次是北非,非洲赤道地区、南非北部、澳洲、地中海地区、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岛屿等地。解放前我国台湾及东南沿海地区曾有过流行。解放后1978年在广东佛山市发生流行,1980年蔓延至广东,广西等地区,其中海南岛流行最为严重,以后常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本病系由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其长短与侵入的病毒量有一定关系。
(一)登革热 典型病程可分为侵袭期、缓解期和出疹期。
1.侵袭期(发热期) 多数患者起病急骤,少数病人可有短暂的前驱症状如头痛、背痛、疲倦、食欲不振等。热度迅速上升至39℃以上,伴畏寒、严重头痛,以及背痛,肌肉关节疼痛(均极剧烈,因此本病曾有“断骨热”之称),眼眶痛,眼球后痛(转动眼球时尤甚)等。颜面和眼结膜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脾将触及、质软、肝也有肿大。甚至症状尚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胃纳不佳等,腹泻和便秘均有所见。可有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在起病24~48小时内出现一过性全身钟尖样细小斑疹,主要见于四肢的肘、膝及面部,压之退色。本期持续约2~4日。
2.缓解期 多数出现于第4病日,本期约1~2日。一般症状减轻,体温也降至正常。但各次流行情况可有很大差别,多数病例并无缓解期、发热持续无下降趋势。
3.出疹期 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或先发生于躯干及腹部,渐次延至颈和四肢,部分病人面部出疹。皮疹相当明显,多数呈麻疹样,少数呈猩红热样,或介于两者之间;稍有搔痒,压之退色。体温已下降者此时又下上升,呈马鞍型热,全身症状也随之加重。第二次发热可较第一次为高,常骤然下降。皮疹于1~5日(平均3日)内消失,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但也有体温下降后皮疹反见明显者。
也有在发热最后一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瘀斑,加压时不退色;1~3日内消退,并短暂遗留棕色斑。
相对缓脉在本期相当明显。重症患者可有出血倾向如鼻衄、瘀点、胃肠道出血等。
整个病程约5~7日。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和抑郁,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二)登革出血热 本病病程可分为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发热期 本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头痛、呕吐、腹泻等。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也有起病较慢而有2~4日的前驱症状如低热,头痛,恶心、厌食等。颜面潮红,咽部充血伴干咳。瘀点出现于第2~3病日,常见于面部前额或四肢远端,斑丘疹少见。束臂试验在瘀点出现前即呈阳性。可伴有严重腹痛及腹部有压痛。
2.休克期 严重患者常突然出现休克,常发生于第4病日(2~5病日),持续12~24小时。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厥冷、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细弱,部分病人出现胃肠道大出血,皮肤大片瘀斑等,偶有昏迷。少数病人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脑水肿、颅内出血等。
2.恢复期 经及时抢救,患者可于休克、出血控制后1~2天好转,恢复迅速而完全,无软弱或抑郁现象。偶有心动过缓、过早搏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