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简介
蜩甲(《庄子》),蝉壳、伏蜟、枯蝉(《别录》),蜩蟟退皮(《本草拾遗》),蝉退壳(《圣惠方》),金牛儿(《卫生易简方》),蝉退(《眼科龙木论》),蝉衣(《临证指南》),催米虫壳(《贵州民间方药集》),唧唧猴皮、唧唧皮(《山东中药》),知了皮、热皮、麻儿鸟皮(《中药志》)。
蝉蜕特征
破蜕新蝉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3~4厘米,宽约1.5~2厘米。表面呈茶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被黑棕色或黄棕色细毛。头部触角1对,呈丝状,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的背面纵裂或呈十字形纵横裂开;左右具小翅两对,前对较长,后对较短;腹面足3对,前足腿节及胫节先端具锯齿,肘节先端有2个小刺,齿刺皆呈黑棕色;中足及后足均细长。腹部扁圆;共分9节,尾端呈三角状钝尖。体轻,膜质,中空,易碎。气微弱,味淡。以色黄、体轻、完整、无泥砂者为佳。
蝉蜕拼音:chántuì
意思:蝉的幼虫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
【英文名】PERIOSTRACUMCICADAE
【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虫衣
【来源】该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pustulataFabricius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该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宜忌】: 孕妇慎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压。
气味:咸、甘、寒、无毒。
【备注】
(1)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居多,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但如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紫草、连翘等应用。
(3)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4)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该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
(5)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蝉蜕鉴别方法
真伪辨别
黑蚱与金蝉形状相似。仅前者稍大,全体呈拱状弯曲,黄棕色,背部裂口呈十字形开裂、腹部扁圆,共分九节,尾部三角形锐尖;而后者较小,全体金黄色,背部裂口呈一字形,腹面狭长,共七节,尾部尖锐呈刺状。稍有差异而已。
快速鉴别
1.黑蚱:本品形似蝉而中空,足爪多相抱似俯首弯曲状,长3~4cm,宽1.5~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被黑棕色或黄棕色细毛;触角上面有一对复眼,横生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呈管状。胸之背面成十字形裂开,左右有小翅两对,腹面足三对,具数锯齿。腹部扁圆,共分九节,尾部呈三角状钝尖。体轻,膜质、易碎。气微弱。2.金蝉衣:形状极似蚱蝉,但色金黄,腹部狭,上端尤细,每节在下缘处有一条显著或不显著黑棕横纹,尾端呈尖锐刺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