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制法】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 2~3 个爪状分枝,长 1.5~ 5cm,厚 0.5~ 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黏性。
【鉴别】本品粉末淡黄白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 18 ~88μm.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梯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μm.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白芨【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用量】 6~ 15g,研粉吞服 3~6g.外用适量。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及
(《本经》)
【异名】甘根(《本经》),白根(《吴普本草》),白给(《别录》),白芨(《证治准绳》),冰球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白乌儿头(《江苏植药志》),地螺丝、羊角七(《湖南药物志》),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
【植物形态】白及,又名:连及草(《本经》),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块茎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纤细。叶3~5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雄蕊与雌蕊结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扁而长,蜡质;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厘米,两端稍尖狭,具6纵肋,顶端常具花瓣枯萎后留下的痕迹;花期4~5月。果期7~9月。
白芨生长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8~11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然后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
【药材】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浙江、陕西等地;此外,安徽、云南、江西、甘肃、江苏、广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新鲜块茎含水分、淀粉30.48%,葡萄糖1.5%.又含挥发油、粘液质。根含白及甘露聚糖,是由4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晾至湿度适宜,切片,干燥。
【性味】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白芨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无毒。”
③《别录》:“辛,微寒,无毒。”
④李杲:“苦甘,微寒,性涩。”
【归经】入肺经。
①《纲目》:“入肺。”
②《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①《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
②《别录》:“除白癣疥虫。”
③《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
④《唐本草》:“手足皲拆,嚼以涂之。”
⑤《日华子本草》:“止惊邪、血邪,痢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瘿,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
⑥《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
⑦李杲:“止肺血。”
⑧《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
⑨《中国药植图鉴》:“治矽肺。”
白芨【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宜忌】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②《蜀本草》:“反乌头。”
③《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选方】①治肺痿: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水煎服。(《医学启蒙》白及散)
②治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喉科心法》白及肺)
③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④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草发明》)
⑤治疔疮肿毒:白及末半钱,以水澄之,去水,摊于厚纸上贴之。(《袖珍方》)
⑥治一切疮疖痈疽:白及、芙蓉叶、大黄、黄柏,五倍子。上为末,用水调搽四周。(《保婴撮要》铁箍散)
⑦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蜇皮贴之。(《卫生鸿宝》白及膏)
⑧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及散)
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铃方》)
白芨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本草汇言》)
⑾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济急仙方》)
⑿治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勿犯水。(《济急仙方》)
⒀治妇人子藏挺出:乌头(炮)、白及各四分。上二味捣散,取方寸匕,以绵裹内阴中,令入三寸,腹内热即止。日一度著,明晨仍须更著,以止为度。(《广济方》)
⒁治鼻渊:白及,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酉下,半月愈。(《外科大成》白及丸)
⒂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敷不止:白及、凤凰庆,桑螺娟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梅氏验方新编》)
⒃治心气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一钱。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下。(《生生编》)
⒄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⒅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⒆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胜利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⒇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21)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白芨(22)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23)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24)汤火全国各地。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25)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26)肺、胃出血。治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