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学 > 正文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临床病理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数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故又称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理变化

大体观:双侧肾脏体积增大、色红(充血),故称“大红肾”。若伴有出血点又称“蚤咬肾”。

光镜:

1.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严重者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伴微血栓形成,

2.肾小管病变轻微,管腔内可见各种管型,

3.间质充血、水肿、有少量炎细胞浸润。

电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肾小球基膜(GBM)和上皮细胞之间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基膜和系膜区有颗粒状IgG和补体C3沉积,呈颗粒状荧光。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二)临床病理联系:急性肾炎综合征

这种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尿的变化,水肿和高血压

1.尿的变化:

(1)血尿:

(2)蛋白尿:

(3)管型尿:

(4)少尿:严重者引起氮质血症。

2.水肿病人常有轻度或中度水肿,出现的部位如眼睑。

3.高血压病人常有轻至中度高血压。

(三)结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