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学 > 正文

风湿病|基本病理变化|心脏的病理变化

风湿病

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变性。

本病为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即胶原病的一种。

心脏、关节和血管最常被累及,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急性期称为风湿热(rheumatic fever),临床上,除有心脏和关节症状外,常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症等症状和体征;血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等。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始发于5~14岁儿童,发病高峰为6~9岁。常反复发作,急性期过后,可造成轻重不等的心瓣膜器质性病变。

一、基本病理变化

(一)变质渗出期

结缔组织纤维发生粘液变性,胶原纤维肿胀及纤维素样变性。病灶中有浆液和炎症细胞浸润。此期持续1月左右。

(二)增生期或肉芽肿期

形成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也称Aschoff小体。

风湿性肉芽肿体积较小,中央为纤维素性坏死灶,

周围为风湿细胞或Aschoff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嗜碱性,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横切面似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和多核的Aschoff巨细胞,并有少量淋巴细胞和个别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此期持续2~3个月。

(三)纤维化期或愈合期

出现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Aschoff小体变为梭形小瘢痕。此期持续2~3个月。

2001-1-53.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答案:D)

A.心肌局灶性变性、坏死 B.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 C.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性

D.Aschoff小体形成 E.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二、心脏的病理变化

可表现为风湿性全心炎。

(一)风湿性心内膜炎

以心房内膜和心瓣膜最常受累,常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被累及,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一般不被累及。

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坏死,严重病例可有Aschoff小体形成。

心瓣膜关闭缘可见单行排列的赘生物,直径1~2mm,此为疣状心内膜炎。庞状赘生物机化以及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造成心瓣膜增厚、卷曲、缩短、粘连及钙化,可导致风湿性心瓣膜病。

(二)风湿性心肌炎

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心肌小动脉近旁的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继而形成Aschoff小体。后期,小体发生纤维化,形成梭形小瘢痕。表现为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可导致心功能不全。

(三)风湿性心外膜炎

主要是心外膜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性病变。大量浆液渗出可形成心外膜积液,如纤维素渗出为主时,由于受心脏不停跳动的牵拉在心外膜表面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临床上可听到心包摩擦音。严重者可形成缩窄性心外膜炎(心包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