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学 > 正文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临床病理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常伴有大量蛋白尿,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称为膜性肾病。

(一)病理变化

肉眼观,早期可见肾肿胀,体积增大,色苍白,故称“大白肾”,切面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晚期,肾体积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

镜下: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

1.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示上皮细胞下小丘状电子致密沉积物及毛细血管基底膜形成钉状突起插在沉积物之间

2.膜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发展过程

电镜:毛细血管基底膜表面,上皮细胞下,有多数细小的小丘状沉积物。基底膜表面形成许多钉状突起插入小丘状沉积物之间。

银染色基底膜及钉状突起呈黑色。钉状突起与基底膜垂直相连形如梳齿。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免疫荧光法证实沉积物内含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为IgG和C3,沿基底膜表面呈颗粒状荧光。分为四期。

(二)临床病理联系

膜性肾小球肾炎是引起肾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非选择性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三)结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