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呕血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一、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

定义: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

呕血的常见病因为:

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癌及食管外伤等。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和应激所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病变。

3.肝、胆道疾病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肝脓肿、胆囊胆道结石、胆囊癌等均可引起出血。大量血液流入十二指肠,可造成呕血。

4.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合并脓肿破裂出血、胰腺癌。

5.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6.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暴发型肝炎等。

7.其他:尿毒症、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呕血的原因甚多,但以消化性溃疡引起最为常见,其次为胃底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

二、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

出血量多且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则血色鲜红或混有凝血块,或为暗红色;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呕吐物可呈咖啡渣样棕褐色。

成人消化道出血>5ml,可出现大便潜血阳性。

出血达50ml~70ml可发生黑便。

上消化道短时间内出血达250ml~300ml,可以引起呕血。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出血量不超过400ml循环血容量的减少可很快被肝脾贮血和组织液所补充,并不引起全身症状。

出血量超过400ml,<1000ml时,常表现为头晕、乏力、出汗、四肢冷、心慌、脉搏快等表现。

若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30%~50%(1500ml~2500ml)即可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脉搏频数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及休克等。

三、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

1.上腹痛

中青年人,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并带有周期性与节律性,多为消化性溃疡。

中老年人,慢性上腹痛,痛无明显规律性并有畏食及消瘦者,应警惕胃癌

2.肝脾肿大

脾肿大,皮肤有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曲张或有腹水,化验有肝功能障碍,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结节,血液化验甲胎蛋白(AFP)阳性者多为肝癌。

3.黄疸

黄疸、寒战、发热伴右上腹绞痛而呕血者,可能为肝胆疾病所引起。

黄疸、发热及全身皮肤粘膜有出血倾向者,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4.皮肤粘膜出血

常与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有关。

5.其他

近期有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史、大面积烧伤史、颅脑手术史、严重外伤史作呕血者,应考虑急性胃粘膜病变。在剧烈呕吐后继而呕血,应注意食管贲门粘膜撕裂。

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区别

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呕血

一般量较大,出血急,多为鲜红色,往往有诱因,如进食质硬性或粗糙的食物,偶因腹压增高而致。常有慢性肝脏病史或引起门脉高压的疾病史。查体可见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腹水、黄疸等体征。

2.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呕血

若出血发生于胃、十二指肠,一般呈咖啡色,量大时可呈暗红色,多与食物混杂。往往伴有胃、十二指肠相应疾病的表现。若出血发生于食管贲门,呕血颜色可鲜红,但一般量较小,易止血,无引起门脉高压和肝功损害的相应表现。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