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疟证系指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特征的病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内经》对针灸治疗疟证已有相当认识,如《素问·刺疟篇》指出:“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本节仅讨论疟证急性发作及症候凶险的瘴疟的针灸辨治,现代医学中的疟疾和恶性疟疾与此类似,而流感、肝胆病及败血病等所现之寒热往来症候亦可归属于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疟证病因,主要为外感于疟邪、瘴毒及六淫之气。而过食生冷、油腻之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蕴,困阻脾阳,则更易受邪。疟邪瘴毒侵袭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正邪交争而发病。其中,若为瘴毒所伤,邪郁于内,素体阳盛者,则热毒炽烈,耗气伤液,甚则扰乱神明;素体阳虚者,瘴毒湿浊壅闭于内,阻遏阳气,甚则蒙蔽清窍。
【辩证分型】
疟证分型颇多,这里仅将急重凶险者分列两型如下:
(一) 正疟
症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寒战鼓颔,肢体酸痛,寒罢则壮热,口渴引饮,头痛面赤,汗退身凉,反复发作,脉弦,舌红,苔薄白或黄。
(二) 瘴疟
症见恶寒壮热。如为热瘴,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便秘尿赤,甚则神昏谵语,脉洪数或弦数,舌红绛或黑垢;如为冷瘴,寒甚热微,或恶寒战栗无热,甚则神昏不语,脉弦,苔白厚腻。
【治疗】
(一) 正疟
1.治则:和解达邪。
2. 处方:大椎、间使、后溪。
3.方义:疟证为阴阳之气相搏,大椎属督脉,能疏导一身之阳。故取其宣阳和阴;疟邪伏于少阳,间使为手厥明之经穴,厥阴少阳为表里,用之能疏泄三焦,达邪外出,和解表里,调节阴阳之气;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又为手太阳之输,故可疏太阳与督脉之经气,乃治疟之要穴。
4.治法:均用平补平泻法,后溪穴于针后加灸(艾卷雀啄法)。在发作前2小时~3小时刺灸。
5.古方辑录
《杨敬斋针灸全书·卷下》:“发疟寒热;大椎、脾俞、中管(脘)、合谷、后溪、间使”。
《通玄指要赋》:“疟生寒放兮,仗间使以扶持”。
《玉龙歌》:“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二) 瘴疟
1.治则:清热化浊。
2.处方:大椎、陶道;热瘴加曲池、合谷、内关、后溪,冷瘴加脾俞、公孙、间使,神昏加水沟、十宣。
3.方义:感染瘴毒,多因湿热郁蒸,邪郁于内,首重通阳驱邪毒,故取大椎、陶道;热瘴为热重于湿,加手阳明合曲池,手阳明原合谷,以清阳明之热毒;内关别走手少阳三焦,通于阳维,疏三焦气机,和胃止呕;后溪作用如上述,加强辟秽除瘴之功;冷瘴为湿重于热,加脾之背输脾俞,脾经络穴公孙以健脾胃,祛湿浊;加间使以宣达阳气。神昏谵语,十宣刺血,泻热宁神;神昏不语,针水沟以醒脑开窍。
4.治法:大椎、陶道,以平补平泻法持续运针3分钟~5分钟后取针,艾卷雀啄法薰灸至出现红晕;曲池、合谷施凉泻法,内关、后溪施泻法;脾俞、公孙、间使,均先补后泻,以泻为主;十宣点刺出血;水沟宜用泻法持续运针,直至神志清楚。瘴疟症情凶重,须配合中、西医疗法救治。
5.古方辑录
《针灸聚英·卷二》:“疟:有风暑、山岚瘴气、食老疟、疟母、寒湿痹、五脏疟、五腑疟。针合谷、曲池、公孙;灸不拘男女,于大椎中第一节处,先针后灸三七壮,立效,或灸第三节亦可”。
《类经图翼·十一卷》:“疟疾:大椎(三壮立愈,一曰百壮)、三椎(骨节上灸亦可愈)、譩譆(多汗)、章门、间使(久疟)、后溪(先寒后热)、环跳、承山、飞阳、昆仑、太溪(寒疟)、公孙(为主治)、至阴(寒疟无汗)、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