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肋腺炎;急性肠炎;菌痢;黄疸型肝炎;胆湿癣炎;急性尿路感染;目赤肿痛翳障;痈肿疖毒;丹毒;湿疹;干湿癣疮;滴虫性阴道炎;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搽:或鲜草捣敷;或捣取汁点眼。
【注意】《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勿服。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2.《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效。
3.《滇南本草》:洗疥癞癣疮,去皮肤风热。
4.《纲目》: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5.《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消热毒,治小儿胎毒,黄脓白泡,敷毒疮,捣汁和猪胆熬膏,擦腐烂患疮,生肌去腐。
6.《百草镜》:治目不清,去红丝白障,迎风流泪。
7.王安卿《采药志》:治时疫,赤鼻,聤耳,火眼,诸疮疖肿毒破烂及鹅掌风。合千里光膏,点赤眼,贴杨梅疮。
8.《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
9.《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李时珍以千里光、千里急并为一种,极确。惟黄花演花与此草同,而叶异。南安人以其花洗目,呼为黄花母,云有毒,不可入口,非此草也。
10.《滇南本草图谱》:《滇本草》出自九里光治症略同于《本草拾遗》之千里及,而《图考》千里及条云,滇医以洗疮毒,正与《滇本草》合。与今湘、赣之九里明,滇之九里光,形状治症均同,《图考》所图尤肖。据此,诸名之为一物,而此物必是本种可无疑义。'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
11.《四川中药志》:杀虫止痒。治瘰疬及一切皮肤痒疹(外洗)。
1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肿痛。
13.《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风热感冒,急性风湿关节痛,无名肿毒,痔疮,肾囊风,湿疹。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