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学 > 正文

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细菌性痢疾: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秋多发,儿童及青年多见,以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四群。产生内毒素,志贺氏菌还产生外毒素,且毒力最强,经口传播。

(二)发病机理:

细菌数量,细菌毒力,机体的抵抗力:疲劳、暴饮暴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病理变化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

病变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

早期:急性卡他性炎,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黏液分泌亢进。

进展:化脓性纤维素性炎,黏膜坏死,糜烂、溃疡、渗出形成典型的伪膜性炎。

临床: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

毒血症的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等,血培养呈阴性。

由于炎症局限于粘膜下层,不引起肠狭窄。

(二)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1、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肠道病变轻。

2、肠道病变以集合、孤立淋巴小结增生为特点,称为滤泡性肠炎。

3、2-7岁儿童多见,致病菌为毒力较低的福氏和宗内氏多见。

(三)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超过2个月,可迁延数年。以福氏菌多见。慢性溃疡和粘膜息肉状增生为特点。病变时间长时肠壁增厚,甚至肠腔狭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