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铺地蜈蚣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水杉(《植物学大辞典》),狗仔草(《广州植物志》),狮子草、龙须草、舒筋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土木胶、猫子藤(《福建民间草药》),石子藤、青筋草、松筋草(《广西中兽医药植》),收鸡草(《陆川本草》),蜈蚣草、山毛柏(《南宁市药物志》),凤凰伸筋(《江西中药》),鹿角草(《闽南民间草药》),伸筋草(《淅扛民间草药》),立筋草(《四川中药志》),寸金草、寸寸草(《重庆草药》),合金草(《湖南药物志》),龙角藤(《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垂穗石松的全草。7~9月采收,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白色。主茎直立,基部有次生匍匐茎,长30~50厘米或更长。叶稀疏,螺旋状排列,通常向下弯弓,侧枝多回二叉,直立或下垂,分枝上的叶密生,线状钻形,长2~3毫米,全缘,通常向上弯曲。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矩圆形或圆柱形,长8~20毫米,带黄色,常下垂;孢子叶覆瓦状排列,阔卵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长睫毛;孢子囊圆形,生于叶腋。孢子四面体球形,有网纹。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

【性状】干燥茎叶,全像呈黄绿色。茎圆形,长约8~9厘米,具有缴棱线,分枝较多。茎上生有淡棕色圆形之根,细而坚。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有明显之白色髓部。茎上密生细小披针形似鳞片之小叶。味苦。以色青、质净者为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化学成份】全草含垂石松碱、羟基垂石松碱、烟碱等多种生物碱,垂石松黄酮甙、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以及三萜类、山芝烯二醇、山芝烯三醇、21-表山芝烯三醇、芒柄花醇等的乙酸酯。

【药理作用】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性味】甘,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辛,温,无毒。

③《重庆草药》:微苦带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为调和筋骨之药。小儿煎水作汤浴,不生疮毒、受湿痒。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又治风湿麻木。

③《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炎祛湿。治肝炎,黄疸,痢疾。

④《陆川本草》:清肝,明目,消炎,解毒,止血。治风火眼痛,鸡盲,鼠咬伤,吐血,衄血。

⑤《南宁市药物志》:祛瘀生新。治妇女经闭及虚寒咳嗽,肠胃寒痛。煎水洗盗汗及荨麻疹。

⑥《江西中药》:舒筋活络,利尿止血。内服用于风湿关节痛,风疹块,黄疽,大便下血。外用烧存性研末,治汤火伤疮。

⑦《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扭伤及鸡爪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