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用三“心”之爱温暖患者

2014-04-01 18:11 来源:医学教育网

姚迪,42岁,从事精神康复和老年康复护理已23年。在平凡的护理岗位,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以满腔的“热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做到“专”心服务;同时,耐心细致,想病人之所想,做到“细心”服务。通过“三心”服务,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患者,为单位的护理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热情耐心,以“爱”心温暖患者。

护理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在精神科工作中,面对精神病患者特殊性,我也曾有过害怕和迷茫,在多年的工作中,曾遭遇过无数次被精神病人无故的攻击和谩骂,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在我身上至今仍留下了许多病人给我做的“记号”。记得有一次,那天我值中班,有个病人行为紊乱,在病房里吵闹,追打其他病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制止无效后,我只身跑到病房里,一把抢住病人手中的扫把,这时病人马上改为攻击我,她一口咬住我的手臂,并扯住了我的头发,但我没有退缩,耐心和病人解释,稳定病人情绪,直到其他病人过来才把病人从我的身边拉开。这时我的手已被病人咬青一大块,头发也扯掉了一大把,至今我的手上仍留下了一块很大的伤疤,虽然护理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经常危机四伏,但每次看到病人从混沌不清到康复出院,我既感到欣慰又感到自身的一份责任,我深深理解并热爱这一平凡的职业,觉得照顾精神病患者应该像亲人一样对待他们。还记得那是一九九九年,我科一位长期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出现衰退,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连进食都困难,又没有家属照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和全组的护理人员每天都为病人细心的做好口腔护理,擦洗全身,定期为患者拍背、翻身、吸痰。为患者倒屎倒尿,耐心为病人喂每一口饭,患者卧床将近半年时间,直到患者去世,身上一直都保持干净、无异味,没有发生一处褥疮,后来,患者的单位同事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是我们见过的最美的天使。

二、增强知识,以“专”心服务患者。

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我接触到了行行色色的患者,掌握了对待不同病人的处理方法和精神病科常见的各种突发、紧急情况的应对策略,2008年,医院组建老年科,需要康复治疗护士,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毅然服从领导安排,安置好不到三岁的幼儿,前往长沙、北京学习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技术,为了早日掌握有关中风偏瘫康复的各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期间我拿到康复治疗专业大专文凭,并顺利通过康复治疗师的执业考试,每天面对高龄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他们就像小孩一样,生活不能自理,对于他们病苦是感同身受,面对烦躁病人的无理指责,我会用微笑接受,面对消极的病人,我耐心开导,直至他们甩掉思想上的包袱,坚持配合做康复治疗,有一位中风后遗症的患者,他从别人那里听说康复医院的中风康复做得好,从冷水铺慕名前来医院治疗,我热情的接持了患者耐心的和他一起分析病情,共同制定好康复治疗方案,每天认真细致的为他做康复治疗,疗程结束时,患者运动功能基本恢复。他们夫妇对我说:我早就该到你们这里来做治疗的,回去以后,我一定帮你们宣传,让更多的患者像我一样享受这么好的康复服务。

为了让老人们在康复护理中心过得舒心,安享晚年,我注意深入钻研,梳理归纳,在总结多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了康复治疗室各项管理制度和康复治疗师、理疗医师等工作职责,努力开展技术创新,平时善于积累经验,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治疗水平。

三、细致周到,以“耐”心对待患者。

“做好康复治疗工作,关键是要有耐心,善待老人的今天,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在必要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观察病情,做好生活护理,视他们为亲人,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使他们深切体会到医院有家的温馨、人的尊严、疾病的康复、前途的希望。无论白天还是夜里,面对所有来电,我都能耐心接听规劝,和病人及其家属的电话经常一打就是三四十分钟。每次我都不厌其烦地将同样的话重复了一次又一次。同时,经常向老年患者宣传各种健康知识、保健常识、愈后康复知识等,运用自己的康复护理技术指导家属护理,回答患者的咨询,并主动与患者交朋友,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赖作为一名有着23年临床护理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我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一袭飘然的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每当看着自己精心护理的病人,一天天康复,并重新回归社会,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就感到自己从事的是伟大而崇高的工作。年复一年地默默奉献,播洒片片爱心,扶持着无数患者一道走向康复的路途。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