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针灸治疗 > 正文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月经不调:

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明显增多,盆腔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相者,称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多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其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与正常月经妇女的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和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PGS)系列产物比例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的PGE2与PGF2o及PGI2和TXA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前二者主要调节子宫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功能,后二者主要调节血管的舒缩、血小板聚集和抗聚集功能,当其平衡失调都可影响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等,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本病还同时出现纤溶酶增加,以致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增多,纤维蛋白沉积受阻,抑制了内膜血管的闭合及凝血过程,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月经过多亦可发生于产后、人流后,置环后,扎管术后,一般属功能性,也可继发于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瘤等,它们除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子宫肌收缩不良原因外,尚不能排除前列腺素(PGS)及纤溶系统失调的原因。

诊断方面除基础体温测量、病史、妇科检查以外,还有诊断性刮宫提示宫腔正常大小,宫壁光整,病理组织检查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反应,阴道脱落细胞涂片中成熟指数、伊红指数、宫颈评分及血雌、孕激素水平均可在正常范围,且有周期性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本病治疗,除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外,一般都用凝血及止血剂,或用激素治疗,严重时则需刮宫止血,但止血效果并不满意, 而且激素治疗抑制排卵, 停药后易于复发。目前有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可降低月经量30-40%,但作用较短暂,副作用多,停药后也易复发。

月经过多在中医文献上称“经水过多”、“经血过多”,始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有月水来过多“的记载,到清代《傅青主女科》则有”经水过多“的专条论述,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三:(1)气虚体弱,经行之际,气随血泄,气虚则统摄无权,不能摄血固冲;(2)阴虚内热或感受邪热,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导致血分蕴热,热灼络脉,血热妄行,冲任不固;(3)瘀血停留,积于冲任,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瘀滞积久化热,热迫冲任,经血妄行。临床上可以单一或复合因素致病,治疗以益气摄血、清热固经、祛瘀止血为主,病久血去阴伤、气耗,或积瘀化热,产生虚实夹杂, 寒热错综的病机当详细审辨,随证而治。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称为“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

月经过少,有虚有实。虚者或因化源不足血海亏虚;或因精血衰少,血海不盈。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阴滞,经脉变阻,血不畅行。

1.血虚 素体血虚,或大病久病伤血,营血亏虚;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脾虚化源不足,均使血海不充而致经量减少。

2.肾虚 禀赋素弱,或少年肾气未充,或多产(含人工流产、屡孕屡堕)房劳伤肾,以致肾气不足,精血不充,血海不盈因而经量过少。

3.血瘀 感受寒邪,寒客胞宫,血为寒凝;或气滞血瘀,阻滞胞脉,均使血行不畅,故月经量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痰湿 素多痰湿,或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阻经脉,血不畅行,致经量减少。

诊断: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为本病的诊断特点。如属已婚育龄妇女应注意因服避孕药而致的月经过少。早孕而有胎漏者,常易与月经量少混淆而被忽视,当注意鉴别。

治法重在濡养精血,以本病虚多实少,即使是瘀滞亦多属气血有伤,慎不可恣投攻破,以免重伤气血,使经血难复。月经过少,常伴后期,并可发展为闭经,应积极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