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分类及命名:
人体上的腧穴大体上可以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因为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现共有腧穴361个,其中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常用和不常用的区别。古代的医家为了强调某些穴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分经的基础上,又将经穴分为不同类别的特定穴,将在以后的内容进行专门介绍。“奇穴”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其有奇效,故称“奇穴”,其中有一些是有明确位置且有名称的称为“有名奇穴”,一些仅有明确位置而尚未定名的则称为“无名奇穴”。在数量最大时达1007个,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零乱,其中有些虽名为奇穴,其实就是经穴,如胞门、子户,实际就是水道穴。“阿是穴”,就“阿”字而言,是“痛”的意思,因按压痛处,病人会“啊”的一声,故名为“阿是”。这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具体部位,而是以痛处为穴,直接进行针刺或艾灸,效果往往较已固定之经穴明显。阿是穴的确定常用痛感作为取穴标准,但也有用舒适感和热感的,一般常分布于病灶局部,也可以在距离较远的部位。在寻找阿是穴时,首先要精神集中,具体的检查方法是应用指腹或侧面进行按压,推移搓循。指力的轻重均匀,手法应轻便。使用的力量一般应以患者对指压痛能忍受为度,切忌用力过猛,以避免出现假象,影响检查和定位。当局部出现压痛等感应,或发现皮疹、结节、凹陷等异常现象,均可作为阿是穴的依据。阿是穴在治疗常见病时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适用于一切痛症,而且对某些内部脏器的疾患也有较好疗效,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功能障碍。在这个意义上,阿是穴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也是治疗时的最佳刺激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腧穴的名称是腧穴学名词术语的重要内容,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对汜取穴位、经脉流注、腧穴功能均有很大帮助。同时,可增加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哲学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古典文学、古文字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针灸的学习。腧穴名的释义,涉及知识面广泛,诸如中医理论,文字考证,天文地理,乐器音律,物象形态等,都有密切关系。如“列缺”穴,在《针灸穴名解》中:“古称雷电之神为列缺。雷电在大气中有通上彻下之能。人或巅顶有阴沉之疾,则头重目眩。刺本穴可以使清爽,犹霹雳行穴阴霾消散,而天气清朗矣,故名为雷电之神—一—列缺。”而在《经穴释义汇解》中 、列缺,列:分解也。缺,器破也;去也。“现将十四经腧穴的命名择类说明如下:
1.以天文学上日月星辰而命名:如上星、璇玑、华盖、太乙 等。
2.以山陵丘地来命名的:承山、大陵、梁丘。
3.以海、泉、溪、谷来命名的:后溪、阳溪、水沟、少海、曲泉、合谷等。
4.以动物名称来命名的有:鱼际、伏兔、鹤顶、犊鼻等。
5.以物品来命名的有:颊车、缺盆、地机、天鼎、悬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