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发生在子宫直肠窝或阴道直肠膈的部位。其临床症状常随内膜异位部位不同而各异。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甚至牵引阴道、尾骶以及肛门直肠之间,有剧烈的坠胀痛及性交痛,也有的幅射痛至上腹部或胁肋部等处。疼痛拒按,病久则喜按。如果子宫内膜异位发生在宫体,则宫体增大,子宫收缩行经时而见经量过多,且经量过多痛愈剧。亦有些病人,无痛经史,只是在妇科检查或手术时,才发现子宫内膜异位。

中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多因人工流产,非时行房,或六淫侵袭等因素损伤冲任,累及胞宫,气血凝瘀,结为瘕聚,影响坐胎而致。临床以疼经为主症,且不得孕育。此症包括祖国医学“痛经”、“无子”范畴。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很多,如痛经(以继发性痛经呈进行性加剧为主)、月经异常、不孕、性交痛、盆腔痛、低热以及白带增多和经期不适等。由于异位内膜存在雌、孕激素受体,因此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呈现其固有的周期性。痛经、不孕、月经异常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性交痛病史常因患者隐瞒而不易获得。妇检可发现异位结节或包块,腹腔镜和B超有助诊断。在作妇科检查时,应对子宫后壁、子宫骶骨韧带和子宫直肠窝仔细检查,如模到1—2个豆粒大小之触痛结节即可作出诊断。不伴有子宫直肠窝病变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内诊时和附件炎性包块十分相似,做子宫输卵管造影。若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基本上可排除炎性包块。但由于个别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累及输卵管或并发输卵管炎症。故看到积水、不通等改变,甚至完全不显影时,并不完全排除本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除渐进性的剧烈痛经外,常合并月经过多,不孕症,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祖国医学古籍中虽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但从其临床症状来看,属于痛经、月经过多及薇瘕等范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痛经一症首见于张仲景《金医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明肛李极《医学入门》云:“血滞瘀积于中,与日生新血相结搏则为疼痛。”清代王清任于《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条下云:“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据临床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异位不同,阶段不同,症状与体征也各不相同。本病之成因,按现代医学观点,是子宫内膜异位,它的一系列症状,主要是由于异位之内膜在女性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增生—分泌—脱落出血,而血出无路,积聚在某一部位,刺激局部组织所形成。无出路之血中医谓:“离经之血”。亦为“瘀血”,“瘀血”这个病理性产物形成以后,则又反过来成为致病因素。故“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征之关键。

血瘀的形成在脏多为肝脾气郁所致,在邪多的寒、湿、火三气凝结瘀致,瘀血雍滞,易生他变。故据子宫内膜异位症之临床表现可看到:气滞、血瘀及寒邪收引,不通则痛,发为痛经;若肝脾统藏失司或火盛阳亢及瘀阻脉络,血不归经,即为崩漏:脾肾亏损或瘀湿阻滞胞络,即为不孕;瘀滞日积而成肿块、结节。所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论治必须着眼于血瘀及其复杂之病理变化。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