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针灸治疗 > 正文

风湿性关节炎针灸治疗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体针(一)取穴主穴:肩肘关节:肩Yu、肺俞、曲池;腕指关节:外关、合谷、中渚;髋膝关节:环跳、阳陵泉、膝眼、大肠俞;踝关节:悬钟、昆仑、解溪。

配穴:阿是穴、膈俞、肩liao、阳池、秩边、商丘。

(二)治法根据病位和症情,每次取主穴1~2个,配穴2穴,轮替选用。用捻转法进针,待得气后,凡病重、体质壮实者可用强刺激泻法,病轻或体质较弱者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20分钟。在针刺时,重症者可先针健侧,后针患侧,且以健侧为主;轻症者,只针患侧。上法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3天。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疗120例,治愈74例,显效18例,有效25例,无效3例,其总有效率为97.5%。

药罐(一)取穴主穴:肩liao、肩yu、曲池、手三里、阳池、天宗、环跳、膝眼、风市、居liao、血海、阳陵泉、阿是穴。

配穴:肩贞、肩井、曲泽、肾俞、膈俞、秩边、委中。

(二)治法选用直径分别为0.5、1、2、3、4、5、6厘米的7种型号火罐,其中1~2号罐高6厘米,3~4号罐高8厘米,5~7号罐高10厘米。

取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钩滕、羌活、独活、艾叶各20克,防风、威灵仙、木瓜、牛膝、当归、川芎、没药、乳香、穿山甲、红花、川椒、附子、甘草、麻黄各15克,忍冬藤40克,装入布袋蒸15分钟,再与各型号竹罐共同煮沸5分钟备用。据症取上穴3~4个,针刺得气后,即从药液中取罐,甩掉水,拔在针上,留罐15分钟。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疗效评价共治1853例,痊愈1268例,有效437例,无效148例,总有效率为92%。

针罐(一)取穴主穴:阿是穴。

配穴:关节局部及邻近穴位。

阿是穴位置:压痛最明显处。

(二)治法根据不同病变部位,令病人正坐或取卧位。主穴必取,配穴酌取2~3个。快速进针破皮后,缓慢送针至得气,采用捻转加小提插手法,促使气至病所(即针感到达病灶处)。留针5~10分钟。其间运针1~2次。然后将配穴之毫针拔去,仅主穴留针。接着拔罐,主穴上采取架火法或用真空拔罐器抽吸配穴针孔用闪火法或抽吸法吸拔。留罐15~20分钟,至局部皮肤显现暗红色或瘀瘢。取罐后,主穴之针再行针一次,继续留针10分钟取出。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疗300例,结果治愈128例,显效81例,有效66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91.7%.针罐法与300例单纯用针刺治疗比较,后者总有铲率仅为79%,表明针罐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法(P<0.001)。

冷灸(一)取穴主穴:阿是穴、病变关节周围局部穴。

(二)治法灸药制备:雄黄、斑蝥各30克,研成细粉用蜂蜜适量拌成糊状,再入麝香10克拌匀,装瓶备用。

每次选局部穴及痛点4~8处;全身关节痛者,不宜超过20处。取1寸见方之胶布,正中置米粒大小之药糊(注意不可放得太多,避免起泡过大引起疼痛)贴于穴点。贴后2~4小时有热和刺痛感,8~12小时起泡,起泡直径如超过3厘米,疼痛剧烈时,可挑破放液并涂紫药水。

(三)疗效评价共治498例,结果,痊愈127例,显效184例,有效16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9%。

综合法(一)取穴主穴:阿是穴。

配穴:肩肘关节:条口、肺俞、肩yu、巨骨、中府、曲池;腕指关节:外关、合谷、中渚、阳池、阳溪;腰背部:大椎、身柱、命门、肾俞、大肠俞、委中;髋股关节、八liao、环跳、风市、阴市;膝关节:犊鼻、阳陵泉、阴陵泉、阳关;踝趾关节:解溪、昆仑、照海、八风。

阿是穴位置:压痛点或红肿处(下同)。

(二)治法阿是穴必取,余穴据症取2~3穴。如为急性病例阿是穴,先针刺得气,用泻法后出针,以三棱针叩刺出血,并拔罐。亦可不刺血拔罐30分钟,使局部起水泡,去罐后,消毒水泡处皮肤,并用消毒针穿破水泡放尽水,纱布覆盖,次日依旧放水,至水泡内无水为止。配穴针刺,留针20分钟。如为慢性病例,可在穴区用艾卷灸10~20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为止,并结合针刺。上法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2周。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954例,结果总有效率在88~100%之间。

温针(一)取穴主穴:膈俞、血海、肾俞、关元、足三里、商丘。

配穴:肩部加肩yu、阿是穴;肘部加曲池、合谷;腕部加阳池、外关;膝部加犊鼻、阳陵泉;踝部加申脉、照海。

(二)治法主穴每次取3~4穴,根据病灶部位加用配穴,针刺得气后用泻法,将2cm长的艾炷插在针柄上,在其下方点燃,至艾炷燃尽取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配合内服中药:防风18g,制附片(先煎)、地龙、当归各12g,秦艽各20g,苍术、红花、防己、徐长卿各10g,甘草7g。每日1剂,分2次煎服。

(三)疗效评价上法共治疗124例,结果治愈83例,有效3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7%。

艾灸(衬垫灸)

(一)取穴主穴:大椎、膈俞、血海、足三里。

配穴:肩Yu、肩Liao、外关、膝眼、悬钟、阿是穴

(二)治法衬垫制备:取适量干姜、草乌煎汁与面粉调成浆糊,涂在数层白棉布上,粘好晒干剪成小方衬垫备用。

主穴每次取2~3穴,配穴据部位而加,总穴数以4~8穴为宜。将衬垫置于所选穴区,艾条点燃后按压在衬垫上4~8秒钟,至患者感到局部灼热难忍,即提起艾条作1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三)疗效评价共治500例,结果痊愈265例,显效128例,有效69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为92·4%。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