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专科医师培训 > 正文

专科医师培训试行过程中多方位评价情况初探

  北京市卫生局在推行基层专科医师培训过程中采取了整体推进、稳步实施的工作方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基层专科医师培训的良好环境;总体部署、分步实施,探索适合基层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有效途径;提高质量、强化管理,加强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建设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提高医生整体素质、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人才基础保障的必然要求。北京市的专科医师培训工作自2002年起开始探索,2004年成为卫生部惟一的试点城市,几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共认可了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35个,每年可容纳近2000多名住院医师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医院已达123家,北京地区各三级医院均已纳入培训体系,并逐步扩展至基层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培住院医师2355人,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建立了管理规范、运行有序、制度严谨、考核严格的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形成了属地化管理下中央、部队、地方医院积极参与、政府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良好格局,培训效果已初步显现。在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推进过程中,基层医院的专科医师培训既是总体工作的重点,也是整体推进中的难点。基层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突出,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问题。北京市卫生局充分认识到,大力推行基层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是提高基层医生整体素质的必然途径,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应作为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几年来,我们采取整体推进、稳步实施的工作方式,在基层医院专科医师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基层专科医师培训的良好环境

  在推行基层医院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区县卫生局和基层医院对在基层实施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二是人事分配制度、经费保障机制等尚不完善,使推行力度受到影响;三是由于基层医院绝大多数不是培训基地,新招收的毕业生要全部送到培训基地接受为期三年的培训,供学矛盾十分突出,造成区县卫生局和基层医院主观上不愿送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1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基层管理者对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认识

  通过反复召开研讨会、举办培训班、典型引路等方式,使基层管理者逐渐认识到造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不能让百姓满意,缺乏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问题,建立规范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是必由之路。经过反复沟通,基层医院管理者对实行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认识逐渐提高,基层送出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截止到2008年11月,共计有773名基层住院医师在认可的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接受为期三年的普通专科医师培训,100多名住院医师已经完成培训任务,考核合格回到了基层工作岗位上,承担起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重任。

  1.2通过政策保障,营造基层医院专科医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召开北京市毕业后教育委员会会议等形式加强与人事、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使他们认识到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在首都地区实施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营造良好的政策保障环境。在经费保障方面,探索实行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培训基地、选送医院共同负担的三方经费负担机制,2002年,在北京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专科医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经费逐年增加,到2008年财政投入为1900万元,使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运行得到了有力保障。……稿件来源:《中国医院》杂志。(详细内容见该刊)

  2.总体部署、分步实施,探索适合基层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基层医院专科医师培训工作中的总体思路是:(1)在全市总体部署前提下,针对基层医院特点采取分布实施战略;(2)以推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3)以促进区县二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发展为目标,建设区县医院培训基地、促进学科发展。

  2.1采取分步走战略探索开展基层医院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实施上采取了三个“分步走”。一是培训阶段分步走。在2010年前,重点推行普通专科培训,要求临床医学毕业生到认可的培训基地接受为期三年的普通专科培训,在时限上易于实现。二是对基层医院住院医师进入基地培训实行分步走。针对基层医院突出的工学矛盾,对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按比例送出、逐年扩大的方式,逐步到2010年达到新招收的住院医师均要到认可的培训基地接受为期三年的普通专科医师培训的总目标。三是以各区县区域医疗中心为重点建立培训基地,重点以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主,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重点解决郊区县区域内住院医师的培训问题。这种分步走战略既缓解了基层医院的用人矛盾,又使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在基层医院得到了有效推行。

  2.2积极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为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问题,2008年,在北京市政府统一领导和北京市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下,各区县面向全国招收了1900名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工作,使基层卫生人员数量得到了有效补充。为提高这些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北京市卫生局决定将社区新招收从事全科医师工作的临床毕业生全部纳入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体系,进行为期三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稿件来源:《中国医院》杂志。(详细内容见该刊)

  3.提高质量、强化管理,加强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建设

  质量是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工作进展中,我们通过强化管理、加强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完善考试考核制度等措施使培训质量明显提高。

  3.1通过培训基地的认可和管理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我市以保证培训基地质量为前提,整合首都医疗资源,通过严格的专家评审确定培训基地。同时对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合格的培训基地给予取消资格处理,并实行反馈和整改制度,有力促进了培训基地的健康发展;采取三级医院与区县二级医院培训基地“手拉手”帮带方式,不断提高二级医院培训基地的培训能力。同时建立了一批社区培训基地,形成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基地之间的良好联动。

  3.2通过住院医师阶段考核检验培训质量

  住院医师的阶段考核工作是对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效果的综合检验,我们通过严格的阶段考核资格审核确保住院医师必须完成各学科的培训内容,并根据学科发展和形势需要不断完善阶段考核方法,使考核真正成为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每年参加阶段考核的住院医师约1000名,考核通过率为60%左右。

  3.3通过师资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体会与认识

  4.1面向基层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是提高基层医生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实践证明,基层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基层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缩短了基层医生成才时间,绝大多数结束培训的住院医师已在基层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长期坚持必将使基层医院与城市大医院之间的医疗服务水平差距缩小,从根本上改变百姓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态度。

  4.2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部门协调是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重要保障

  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在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取得实效。北京市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大学、学会、协会等学校和社会团体力量形成合力,建立了统一行动、各司其职的良好运行机制,为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深入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4.3保证质量、突出针对性是基层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

  在基层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由于其与大医院之间的诸多不同,因此不能一刀切,要强调针对性,在整体推进的前提下应采取适当灵活的政策措施,突出基层的针对性,保证培训质量才能使基层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4.4充分发挥基层管理者和医生的积极性是基层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

  专科医师培训这项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基层医院管理者、医生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就无法发展。因此,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必须以各种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才能保证培训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