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济医学院教务部办公室,记者巧遇了两位“标准化病人”,他们分别是小儿科的“患儿家长”潘女士和“精神科患者”刘先生。
他们俩都是一看到启事就来报名的。40岁的潘女士,现为一家单位的兼职财务人员,34岁的刘先生从事IT业,属于在家办公的“SOHO”一族,都符合“标准化病人”要求随叫随到的条件,率先进入候选人之列。
潘女士爱笑,也爱说。她说,最初看到启事感觉很新鲜,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新职业肯定很有趣!参加培训后,专家觉得从她各方面条件来看,扮演小孩家长叙述患儿病情再适合不过。潘女士信心很足,因为她自己就有个14岁的孩子,带小孩看病的经验丰富,能体会到患儿家长焦急的心情,同时,记忆力也强,对专家拟定的病情“剧本”,背诵起来不在话下。
刘先生的难度就比较高了,从没有接触过精神病人的他,被安排饰演精神病患者。他说,在表演尺度上得格外注意,不能太过火,也不能达不到要求,因此,他与精神科的专家已经混得很熟,几乎每天都与他们沟通,调整自己的表演状态。同时,还要到临床去看看真正的病人。
马建辉部长说,“标准化病人”最关键的标准是“会表演”。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人,要模仿好真正的病人的语态、体态,同时还得背清楚主诉内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在培训中,他们发现了刘先生在表演方面似乎“感觉很到位”,于是让他饰演难度较大的“精神病患者”。
刘先生说,通过培训,对几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的特征已经掌握得差不多,感觉自己基本能够胜任。他还对自己饰演的几种疾病做了些总结:演忧郁症者时,要显得心事重重,闷闷不乐,对医生询问也故意不太配合,而强迫症呢,就要学会总用固定的思维来表现。
有些病人不光得叙述病史,还要从外貌上加以表现,这就得再辅以一定的化妆技巧,如嘴唇发干、发乌等,用唇膏修饰就可以解决问题。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