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方法

——●●●聚焦热点●●●——

考题下载> 考后复盘> 查分预约>
考后关注> 调查问卷> 二试安排>

  大肠癌在我国为第4~6位常见的肿瘤。国内大肠癌的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较欧美要提前15年。我国青年癌症患者中大肠癌占23.7%。大肠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有重要的关系,高脂肪、低纤维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高脂肪饮食者大便中厌氧菌增多;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大便量减少,则肠中致癌物浓度上升导致癌发生。

  普查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直肠指检

  主要的检查方法,因为大肠癌中70%~75%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在直肠癌中75%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肿块。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要检查一次,尤其出现便血、便频、大便中有黏液以及里急后重等排便习惯异常者,均应做直肠指检。直肠指检一般能了解距肛门8厘米范围内的病变,&127;如做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则可能查到更高部位。

  大便隐血试验

  简便易行,费用低廉,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检查一次,可作为大肠癌大规模普查的初筛方法。如阳性,则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还可检出胃溃疡胃癌、大肠息肉等消化道疾患,特别是大肠腺瘤的癌变率可达10%~20%。

  乙状结肠检查

  有条件者从50岁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检查一次。如阴性,以后每四年检查一次。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约75%~80%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可藉乙状结肠镜予以确诊。这种检查操作简单,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同时能采集活组织标本,还可通过电灼摘除腺瘤等癌前期病变。

  总之,我们把癌症病人控制在一级预防,就能减少癌症的发生;控制在二级预防就能减少癌症病人的死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