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儿科学 > 正文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病因

  我国最常见的是B群福氏志贺菌。

  发病机制

  个体反应性:多见于营养情况较好,体格健壮的小儿。

  临床表现与分型

  潜伏期:数小时至2天。

  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反复惊厥;迅速呼衰、休克或昏迷;肠道症状不明显。

  分型:休克型(以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

  脑型(以呼吸衰竭和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混合型(二者兼有)。

  诊断:根据季节、接触史和病初即有高热和神经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鉴别诊断:高热惊厥;乙脑;肠炎。

  治疗

  1 防治循环衰竭。

  2 抗菌治疗:丁胺卡那;头孢曲松钠。

  3 防治脑水肿和呼衰。

  4 降温止惊。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