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乙胺嗪的临床作用、不良反应、用法及用量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乙胺嗪的枸橼酸盐称海群生。

  抗虫作用和临床应用

  服用乙胺嗪后,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微丝蚴迅速从患者血液中减少或消失。对淋巴系统中的成虫也有毒杀作用,但需较大剂量或较长疗程。

  在体外,乙胺嗪本身或服过乙胺嗪的动物血清,对微丝蚴和成虫并无毒杀作用。其抗虫作用机制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其分子中的哌嗪部分使微丝蚴之肌组织发生超极化,失去活动能力,以致不能停留于宿主周围血液中;再一是破坏微丝蚴体被之完整性,使其易于遭受宿主防卫机制的破坏。

  不良反应

  乙胺嗪本身毒性较低而短暂,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头痛、无力等。但因丝虫成虫和蚴虫死亡释出大量异体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则较明显。表现为皮疹、淋巴结肿大、血管神经性水肿、畏寒、发热、哮喘,以及心率加快、胃肠功能紊乱等。一般于给药之日开始,持续3~7天。

  制剂及用法

  吡喹酮片剂,每片0.2mg;口服,血吸虫病:10mg/kg/次,3次/日,连服2日,或20mg/kg/次,3次/日,服1日,治其他蠕虫病的用法和用量见驱肠蠕虫药章。

  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口服,一天疗法:1.5g,一次或分二次服。七天疗法:0.2g/次,3次/日,连服7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