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基础 > 正文

六淫致病之湿邪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正当夏秋之交,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长夏多湿病。此外,居住潮湿、淋雨涉水等均可成为湿邪致病的途径,所以四季均有湿病的发生。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为: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与水同类,故为阴邪。湿为有形之邪侵犯人体,留滞脏腑经络,故最易阻滞气机。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困脾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升降不利则脘痞腹胀、大便不爽;湿停下焦,气机不利则小便短涩。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以抑制脾阳运化水湿的能力,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出现尿少、泄泻、水肿等症。

  (2)湿性重浊:“重”,是指沉重、重着。湿邪侵袭肌表,则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困于头则清阳不升,常见头重如裹、昏昏欲睡:“湿痹”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关节疼痛重着;又称为“着痹”。“浊”,是指混浊,秽浊。湿邪为病,其排泄物和分泌物等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如湿邪上犯,则见面垢眵多;湿邪下注则小便混浊不清、大便溏泄、下痢粘液脓血,妇女带下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导致疮疡湿疹,多见脓水秽浊。

  (3)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如湿滞大肠,腑气不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则大便粘腻不爽;湿滞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滞涩不畅;湿浊内盛,则见舌苔粘腻。二是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类于水,水性向下,故湿邪有趋下的特性。湿邪致病易伤及人体的下部。如水湿所致的浮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淋浊、泻痢、妇女带下以及下肢溃疡,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附】内湿

  内湿主要是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致的病证。主要表现胸闷脘痞、呕恶纳呆、腹胀便溏、头身困重、舌苔厚腻等症,甚者可见水肿。

  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则易形成湿浊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的侵袭。不论外湿与内湿,其病理变化多以脾脏为中心。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