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儿科 > 正文

小儿急惊风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惊风又称惊厥,是痫性发作的主要形式,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其发病突然,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好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发病急暴,临床表现多为实证。慢惊风多由久病而来,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来,临床多表现为虚证。

  西医学中因高热、脑膜炎、脑炎、血钙过低、大脑发育不全、癫痫等所致的抽搐属此范畴。

  儿科常见病证。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至宋《太平圣惠方》始定名惊风。即惊厥。临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出现惊风。这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古代有的医书如《寓意草》、《温病条辨。解儿难》、《幼幼集成》等则称痉病。近代习惯上将痉厥出现于成人的称痉病,出现于幼儿的称惊风。治疗以镇惊化痰、安神定志为大法。

  病因病机

  急惊风的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内蕴痰热积滞、暴受惊恐。外感时邪,从热化火,热极生风;饮食不节,食滞痰郁,化火动风;暴受惊恐,气机逆乱,而发惊厥。其主要病机为热闭心窍、热盛动风、痰盛发搐。热、痰、风、惊四证是急惊风的主要病理表现。病变部位在于心脏、肝脏。

  慢惊风由于禀赋不足、久病正虚而致,以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为其主要发病原因。由于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温热病后正气亏损,脾肾亏虚,化源不足;或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其病变部位在脾、肾、肝三脏。

  辨症

  主症全身肌肉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可有神志不清。

  来势急骤,为急惊风,初起常有壮热面赤,烦躁不宁,摇头弄舌,咬牙蚧齿,睡中惊醒,继则神昏,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颤动,呼吸急促,苔微黄,脉浮数或弦滑,为痰热生风。(痰火闭症)

  起病缓慢为慢惊风,常见面黄肌瘦,形神疲惫,四肢不温,呼吸微弱,囟门低陷,昏睡露睛,时有抽搐。兼见大便稀薄,色青带绿,足跗及面部浮肿,舌淡苔薄,脉沉迟无力,为脾阳虚;神倦虚烦,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光少苔或无苔,脉沉细而数,为肝肾阴亏。(木悔土症)

  治疗

  1.基本治疗

  (1)急惊风

  治法醒脑开窍,熄风镇惊。以督脉及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印堂合谷太冲

  配穴热盛者,加大椎、十宣;痰多者,加丰隆;惊恐者,加神门;口噤者,加颊车。

  操作毫针泻法。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方义水沟、印堂能醒脑开窍。合谷、太冲相配,谓开四关,擅长熄风镇惊。

  汤药治疗使用贝母瓜楼散合清膈煎加减:辰砂1克(用手沾辰砂,再点于舌头上)九节菖蒲4.5克竹茹6克胆南星4.5克天竺黄3克陈皮4.5克木通3克川贝母3克白芥子3克甘草4.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初起牙关紧闭用直达散:细辛9克皂角9克冰片1克研成细粉用吸管吹入鼻孔中。有喷嚏者愈后良好,无嚏者多凶险)

  (2)慢惊风

  治法健脾益肾,镇惊熄风。以督脉、任脉及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印堂气海足三里太冲

  配穴脾肾阳虚者,加神阙、关元、肾俞;肝肾阴虚者,加太溪、肝俞。

  操作水沟、印堂、太冲用毫针泻法,气海、足三里用补法。配穴用补法;脾肾阳虚者,可施以温和灸或隔盐灸或隔附子饼灸。小儿不合作者也可不留针。

  方义水沟、印堂可醒脑开窍。气海能益气培元。足三里补脾健胃。太冲平肝熄风。

  汤药治疗初期使用异攻散加减:白术6克陈皮4.5克炙甘草4.5克茯苓9克党参7.5克,有呕吐加广藿香4.5克煨姜3克;若病情拖延数日,见大便青色加木香2克(后下)肉桂1克(焗服)水煎服,一日一贴。

  ☆注若见小儿手足冰冷,脉搏微弱。唇摄痿白。这是将要虚脱的急症,不可轻视。需要急用附子理中汤:红参5克(另炖)白术6克干姜4.5克附子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肝、脾。急惊风毫针刺用强刺激,慢惊风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按语

  1.针灸对惊风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须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2.惊风发作时立即让患儿乎平卧,头侧向一侧,解开衣领,将压舌板缠上多层纱布塞人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给予吸氧,随时吸出痰涎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小儿在抽搐当中切忌用力抱紧,会伤及筋络而导致残废。父母宜紧记。

  4.若小儿真是受到惊吓,而导致举动失常,夜不能眠,早上则惊惕。不可用以上方法治疗。用药宜安神定志丸合七福饮:红参须5克(炖服)熟地9克熟枣仁4.5克白术4.5克茯神7.5克远志4.5克龙齿15克(先煎)珍珠粉2克(用手沾珍珠粉,再点于舌头上)水煎服,一日一帖。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