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中医妇科急症治疗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中医妇科急症包括血崩证、急腹症、高热证、厥脱证。

  一、血崩证

  妇科血崩证是指以阴道急剧而大量出血为主证者。可由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类月经病,或堕胎、小产、滋养细胞疾病、前置胎盘、显性出血性胎盘早剥等妊娠疾病,或产后血崩、晚期产后出血,或子宫肌瘤尤其是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中西医妇科疾病引起。此外,血液病所致的经期血崩,甚或外伤也可导致。治以止血为首务,同时注意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厥脱。

  1.辨证论治 血热而崩,可选用牛西西注射液(《药剂学与制剂注解》)、贯众注射液(《药物制剂注解》)、断血流片。血瘀而崩,常选用三七注射液(《常用药物制剂》)。脾虚气弱或肾阳不足者,选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若属肾阴虚,可选用生脉或参麦注射液。内服中药时,佐用相应止血药也能起到减少或控制出血的作用。

  2.辨病用药 一般而言,经病血崩者,当固冲止血,可辨证结合相应止血方药治之;若属妊期、产后或妇科杂病引起的如崩下血证,首应辨病识证,采取药物止血或方法急治之。如堕胎、小产胞胎殒堕不全,应急以下胎益母,虽可用脱花煎类中药,但血崩势急,必要时当刮宫,清除宫腔内残留之妊娠物。产后血崩者,需识别原因分别处理,属气虚、血瘀,可辨证急治,若因胎盘、胎膜部分残留,或软产道损伤所引起,应及时手术止血。若绒癌或恶性葡萄胎转移瘤或子宫颈癌引起血崩,可采取压迫止血救急,方法是在直视下认准出血灶,用洒有止血粉或不带止血粉的无菌长纱条或纱布,有条不紊地填压出血灶,24小时后取出,若仍有出血,可重新填压。至于外伤失血,又当查清部位、伤势、伤情而处理。

  3.西药治疗 血崩因症情急重,必要时中西药结合治疗。常用西药有止血环酸、止血芳酸、止血敏等,静脉缓注或肌内注射。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也可采用激素止血。而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又可应用催产素、麦角新碱类宫缩剂以减少出血。

  二、急腹症

  中西医妇科疾病范围中,能引起急性下腹痛的主要有原发性痛经、经间期(排卵期)腹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流产、异位妊娠、隐性出血型胎盘早期剥离、卵巢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破裂、子宫破裂、急性盆腔炎、急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等等。因而,对于急性下腹痛者,在采取急以缓解疼痛的止痛法之前,必须做好诊断与鉴别诊断,切不可随意使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造成误诊。

  一般而言,原发性痛经、经间期腹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或慢性盆腔炎表现有经期腹痛者,能应用止痛的急治法,达到缓解或消除疼痛的作用。至于异位妊娠、隐性出血型胎盘早剥、卵巢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破裂等引起的急腹证,则需迅速救治处理。

  1.辨证论治 血瘀而痛,可选用田七痛经胶囊、血竭胶囊口服,或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延胡索注射液肌内或穴位注射。寒凝致痛,可用当归注射液肌内或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湿热壅滞,可用野木瓜注射液肌内注射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在辨证论治的内服中药中,选择相应的止痛药随证加入,亦有助于减缓疼痛。寒痛:治以温经止痛,药用艾叶、小茴香、肉桂、乌药、吴茱萸、高良姜、荔枝核、细辛、白芷等。滞痛:治以行气止痛,药用香附、郁金、川芎、木香、青皮、沉香、九香虫、佛手等。瘀痛:治以化瘀止痛,药用川芎、延胡索、三七、当归、没药、乳香、五灵脂、王不留行等。热痛:治以清热止痛,药用川楝子、丹皮、赤芍、红藤、败酱草、雪胆等。

  2.针灸治疗 气滞者,针气海、太冲、血海、三阴交;寒凝者,中极、地机、关元、水道,针灸并施;湿热者,针阳陵泉、行间、次髎.

  三、高热证

  高热,通常指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者。妇科疾病中可见高热证的,有因经期或产褥期感受风热、暑热、湿热、湿毒、邪毒之邪而起,也有因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所致。对高热证的处置,首应明确诊断,辨证求因或尽快查出病原体或作出病原学诊断,但“退热”是当务之急,其治疗措施有:

  感冒清热冲剂、重感灵等中成药口服,柴胡注射液、青蒿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鱼青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肌注,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解热。冷湿毛巾或冷袋冷敷,25%~50%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可配合使用。高热持续,体温达40℃左右,宜中西药结合治疗。如用氯丙嗪25~5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或地西泮(安定)10~20mg,静滴;可同时予以地塞米松5~10m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后,继以10~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1中,静脉滴注。

  属乳腺炎已成乳腺脓肿者、确诊盆腔脓肿者,应及时切开引流;感染性流产者,可据阴道出血量及感染控制的情况,择时手术清除残留组织。

  四、厥脱证

  厥脱证,是指厥证并发脱证而并称者,是一种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唇苍白、四肢厥冷或大汗淋漓、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症,与西医学的休克相类。它常继发于妇科急性血崩、急性下腹痛或高热证之后。因此,临床诊治上述病证时,必须严密观察病员的神、色、脉象、血压、体温和尿量等的变化,若见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唇和指甲发白或轻微发绀、手足发凉、皮肤湿冷、脉细数而弱、脉压<30mmHg、尿少时,就应在积极处治原发病证的同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厥脱的发生。

  1.中药治疗 因血崩而厥脱,可急用参附注射液、参附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因高热证而致厥脱,可用参附青注射液、升压灵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等加人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也可用安宫牛黄丸鼻饲给药。

  2.针灸治疗

  (1)体针:常用素髎、内关、涌泉穴,备用水沟、足三里、十宣、百会、合谷穴。先取常用穴,如针后收缩压仍小于80mmHg,适当增加备用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素髎穴持续运针30分钟,其他穴位可连续捻转提插3~5分钟,稍作间歇又继续运针,直至血压回升,留针1~12小时,留针期间间断运针。

  (2)耳针:常用肾上腺、皮质下、升压点、心穴,备用神门、肺、交感、肝穴。以常用穴为主,每次取1~2穴,效不显著酌加穴位。先以50次/分的频率捻转2分钟,中度捻力,然后接上电针仪继续刺激,并适当调节强度与频率,直至升压满意为止。

  3.西医药处理

  (1)失血性休克:争取就地急救,患者保持平卧位,或头胸部和下肢均抬高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给氧。尽快针对出血原因,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快速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预防肾衰,保护肾功能。

  (2)感染性休克: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适当地补液扩容;纠正酸中毒;在补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加用扩血管药如多巴胺、阿拉明或氢溴酸山莨菪碱;有心肌乏力乃至心衰表现应给予快速强心剂;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在有效抗感染药物已经输入的前提下,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可以明显减少补液量和缩短纠正休克的时间;同时注意预防肾衰,保护肾功能。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