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产后血晕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一、与产后血晕相鉴别的疾病

  1.产后郁冒 虽都可见眩晕症状,但产后郁冒是因产后亡血复汗感受寒邪所致,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而产后血晕则多由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急,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时以不省人事、口噤,甚则昏迷不醒为其特点。

  2.产后痉病 口噤不开为二病的相似之处,但产后痉病多由产时创伤,感染邪毒,或产后亡血伤津,筋脉失养所致;其发病时间较产后血晕缓慢;其症状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为主,二者易于鉴别。

  3.产后子痫 虽都可见神志不清,但产后子痫除了产前有头晕目眩、头面及四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以外,尚有典型的抽搐症状,可与产后血晕相鉴别。

  二、病因病机

  1.血虚气脱 产妇素体气血虚弱,复因产时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下夺,气随血脱,而致血晕。

  2.瘀阻气闭 产时或产后感受风寒,寒邪乘虚侵入胞中,血为寒凝,瘀滞不行,以致恶露涩少,血瘀气逆,上扰神明,而致血晕。

  三、昏迷时的应急措施

  中医治病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当产后血晕发生休克时,应首先抗休克,促其复苏,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

  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

  2.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点滴,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4.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进行中西医结合抢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