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主要治法。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肝经郁热证
证候: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泄肝火,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索等。发于头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有血疱者,加水牛角粉、牡丹皮;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②脾虚湿蕴证
证候: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③气滞血瘀证
证候: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黯,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山栀子、酸枣仁;疼痛剧烈者,加玄胡索、制乳香、制没药、蜈蚣等。
(2)外治
①初起用二味拔毒散调浓茶水外涂;或外敷玉露膏;或外搽双柏散、三黄洗剂、清凉乳剂(麻油加饱和石灰水上清液充分搅拌成乳状),每天3次;医学教育网整理或鲜马齿苋、野菊花叶、玉簪花叶捣烂外敷。
②水疱破后,用黄连膏、四黄膏或青黛膏外涂;有坏死者,用九一丹或海浮散换药。
③若水疱不破或水疱较大者,可用三棱针或消毒空针刺破,吸尽疱液或使疱液流出,以减轻胀痛不适感。
2.其他疗法
(1)西医治疗
①抗病毒药物:应及早应用阿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5-7日为1个疗程。此外尚可用阿糖腺苷15mg/(kg.d),1次/日,缓慢静滴12小时以上;医学教育网整理也可口服阿昔洛韦,每次0.2g,5次/日;或法昔洛韦,每次0.25g,3次/日;或万乃洛韦,每次0.3g,2次/日。疗程均为7~10日。
②糖皮质激素:早期使用可减轻疼痛,最好是起病5~7日内应用。一般应用泼尼松20~30mg/d,分2~3次口服,连用3~7日。
③止痛药物:可选去痛片、布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戴芬等。也可选择阿司匹林。
(2)针刺
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疼痛日久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或阿是穴强刺激。
预防与调护
1.发病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以免肝郁气滞化火加重病情。
2.生病期间忌食肥甘厚味和鱼腥海味之物,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3.忌用热水烫洗患处,内衣宜柔软宽松,以减少磨擦。
4.皮损局部保持干燥、清洁,忌用刺激性强的软膏涂敷,以防皮损范围扩大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