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推拿治疗 > 正文

呃逆推拿治疗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考后关注> 二试安排>

  呃逆是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古称“哕”,又称“哕逆”。本症偶发大都轻微,不治自愈;若持续不已,则需治疗。本篇所讨论的属于持续不已的呃逆。本病的病位在膈,主要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单纯性膈肌痉挛。若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则为病势转向危重的预兆。

  【病因病机】

  1.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或滥服寒凉药物,寒气蕴蓄于胃,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导致呃逆。若过食辛热煎炒之品,醇酒厚味,或过用温补之剂,燥热内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腑气不行,气逆动膈,则发生呃逆。

  2.情志不和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逆气动膈;或肝郁乘脾,或忧思伤脾,运化失职,痰浊内生;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夹痰浊上逆动膈,发生呃逆。

  3.正气亏虚重病、久病之后,或误用吐、下之剂,耗伤中气,或损及胃阴,均可使胃失和降而发生呃逆。

  【诊断】

  1.胃中寒冷证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食少纳呆,喜热饮,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2.胃火上逆证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滑散。

  3.气郁痰阻证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暖气纳呆,时有恶心,苔薄腻,脉弦而滑。

  4.正气亏虚证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纳呆,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治疗】

  治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胃中寒冷证者,治以温中祛寒;胃火上逆证者,治以清胃泄热;气郁痰阻证者,治以降气化痰;正气亏证虚证者,治以温补脾胃。

  部位及取穴:腹部、背部、胁肋部、背部膀胱经和督脉;缺盆、膻中、中脘、膈俞、脾俞、胃俞、气海、大横、天枢、大肠俞、八髎、足三里、中府、云门、章门、期门,肺俞、肝俞、内关、丰隆、关元。

  手法:按揉法、摩法、一指禅推法、搓法、擦法、捏脊法。

  操作:

  (1)基本操作:指按揉缺盆,以酸胀为度,每侧约半分钟;指按揉膻中半分钟;在腹部施以顺时针摩法,以中脘为重点,5~10分钟;以一指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膀胱经3~4遍,重点在膈俞、脾俞、胃俞;按揉膈俞、脾俞、胃俞,每穴约1分钟;两手搓背部及两胁,以透热为度。

  (2)辨证治疗

  1)胃中寒冷证

  ①指摩气海2分钟。

  ②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

  2)胃火上逆证

  ①指摩大横、天枢3分钟。

  ②指按揉大肠俞、八髎、足三里各2分钟。

  3)气郁痰阻证

  ①指按揉中府、云门、章门、期门、肺俞、肝俞,每穴约半分钟。

  ②横擦胸上部,斜擦两胁,以透热为度。

  ③拇指按揉内关、足三里、丰隆,每穴约半分钟。

  4)正气亏虚证

  ①适当延长摩腹时间,加摩气海、关元各约1分钟。

  ②擦背部膀胱经和督脉,以透热为度。

  ③按揉足三里、内关各约1分钟。

  ④捏脊3~5遍。

  【自我推拿保健】用掌摩法顺时针摩腹5~10分钟,以中脘为重点;按揉双侧内关、足三里,每穴约2分钟。亦可嘱患者短暂屏气以止呃逆。

  【调护】

  1.注意饮食调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少食生冷辛辣之物。

  2.情绪保持安宁,专心做些其他事务,以分散注意力。

  【按语】呃逆之证,轻重有别,轻者自愈,重者难以自制,可先采用简易止呃法,若无效,推拿辨证论治,一般均可获效。若危重病出现呃逆频频不止,推拿效果较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