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是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以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等)或较粗之毫针,烧热后刺入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内经》称为焠刺。明代吴鹤皋说:“焠针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此治寒痹之在骨也。”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瘰疬痈疽等症的治疗。
【操作方法】
1.选穴与消毒:火针选穴与毫针选穴的基本规律相同。
2.烧针: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使用。较为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精灯烧针。
3.针刺与深度:针刺时,用烧红的针具,迅速刺入选定穴位内,即迅速拔出。关于针刺深度,《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宜浅,可刺1~2分深。
(1)深刺法:适用于外科疾患,如痈疽、瘰疬以及大脚风(象皮腿)等病。用于排脓时,针要选择粗些;用于阴症坚肿,使其起消散作用时,当选择细针。刺时先将针身在酒精灯上烧红,对准病变部,迅速刺入,立即退出,随即用棉球按住针孔。
(2)浅刺法:一般多用于风湿痛,对顽癣等一些皮肤病也可应用。操作时,将装有木柄的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在皮肤表面叩刺。一般的风湿痛及肌肤冷麻等病,只要用单针浅刺即可,若治疗顽癣等,可采用多针浅刺法。
【注意事项】
1.浅刺时,叩刺力量不能太猛,不可忽轻忽重,须均匀、稀疏,这样才不致发生随针剥脱表皮等事故。
2.深刺时,动作要敏捷,一刺即达到需要的深度。同时必须避开血管及内脏,以防发生不良后果。
3.面部、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发热的病症不宜施用火针。
4.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5.针后局部发痒时,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