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腧穴 > 正文

腧穴配配对,止痛翻翻倍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1、合谷——太冲: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2、内关——足三里: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 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3、中脘——足三里: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4、外关——后溪: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5、太溪——太冲: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6、足三里——三阴交: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