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深刻的影响,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联系、整体的特点,但五行学说本身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中医以五脏配属五行,吸收了五行学说的精华,又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在实践中超越了五行的限制。因此,中医的理论可名之为“五脏相关学说”。在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可以将五脏之间的影响归纳为促进、抑制和协同三种关系,从多种角度来阐明中医的整体性与联系观。
谈中医离不开五行,谈中国传统文化也离不开五行。
在人类的知识演化进程中,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们创造了五行学说,先人们藉五行来归类万物,规划世界,为文化的积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阶梯。
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史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中医作为应用科学,早期运用了五行学说来整理实践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相生相克是五行学说表达各行之间利、害关系的抽象模式。古代五行学说既有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也有机械僵化的一面,是朴素的机械唯物论。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学术界作过很多的研究。从理论上来看,五行学说的要义有二,一是以“五”为基准的分类归纳法,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金、木、水、火、土”五类为代表;二是五“类”之间的关系律,主要是相生和相克,反映了事物间“利”与“害”两种基本关系。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从而为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界环境建立了一种以五行为中介的体系。囊括自然方面的空间、时间、星辰、数字、气候、颜色、声音、味道、气味,人类生存必须食用的粮食、蔬菜、果品、牲畜……但整个重心在于人体脏器、肢体、五官等结构,还有人的情绪、发出的声音、排出的液体,以及疾病的症状分类等等。这种体系,将自然、社会与人体整合于一体,并通过“类”之间的五行关系模式相互作用,成为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尽管相当完整,甚至可以用数学关系来表达,但是并不完美。因为从思想领域到应用领域,在公式体系与实际事物之间,差别极大,并非照搬即可以致用。其难点有二:一是事物配五行的法则是否唯一?二是五行生克关系模式过于简单。它不足以全面反映复杂事物的复杂联系。中医学在应用五行学说时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中医作为应用科学,早期运用了五行学说来整理实践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但是医学实践与五行理论预设之间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差异。例如以脏为生命的功能主体,根据“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的定义,腹腔内正好有五个脏器,因此很自然地可与五行相配。而就在具体相配方式出现了争议。
五脏配五行,在古代的祭礼中已经出现。《吕氏春秋》记载古时祭祀,以春配脾,夏配肺,秋配肝,冬配肾,在夏秋之间则配心。这一配法与现在中医所用的不同,它是根据脏腑的解剖位置来确定的。现在中医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配法在汉代才出现,它的相配逻辑似不明显,实际上它是根据五行之“性”而来。《尚书》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中医将五脏的功能与五行的各自特性相对应,从而找到配合点,形成了新配法。
五行与五脏的配法不同,成为汉代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派争论的焦点之一。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后一配法是中医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否则临床不能取效。医学家为什么要放弃现成的、直观的、以位置为依据的配法不用?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配法不能很好地反映五脏的功能。这可以说是中医对五行配属法则的突破,或者说是灵活应用。
相生相克是五行学说表达各行之间利害关系的抽象模式。其在“五材”的角度中容易理解,如金克木,木生火等,但类推于其他配属时,就有必要具体定义生和克的内涵。如东汉王充曾质疑说:“水胜火,鼠何不逐马?”“一人之身,胸怀五藏,自相贼也?”(《论衡·物势篇》)实际上,对五行相生相克在人体上的应用,必须理解为体现各行的协同作用。中医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是这样的。例如相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生血,血生脾……肾生骨髓,髓生肝……”所以五脏相生不是心脏生出脾脏,而是指五脏之间的气血精髓等的濡养关系;相克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主要是指病理状态下,各脏之间相助以恢复常态的作用。正如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所说:“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所以,五脏相生相克主要是从五脏精气和功能的角度,阐明彼此之间相互长养又相互制约的道理。
由此可见,中医学在一开始运用五行学说之时,已经作了合理的诠释和调整。而在其后的发展中,更在具体应用上增添了不少内容。例如乘侮理论就是新的发展。《素问》中的七篇“大论”阐述了运气学说的原理。其中,归纳出时令之气有“亢”(又称“太过”或“有余”)和“不及”两种情况。时令均与五行相配,这样就为哲学上抽象、静态的“行”注入了动态、量化的因素。《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乘有“乘胜”之义,指太过的情况下对所胜的克伐;侮则指本来受克的一方由于量的增多,反过来欺凌所克。这样就使五行的相克成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太过、不及等概念可与疾病的寒热、虚实等状态相对应,因此乘侮等理论使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解释能力大为增强。
金元医家的争鸣及明清医学理论的创新,是中医学术的又一次大发展。这一时期中医脏腑学说日益成熟和深化,对各脏的功能有新的阐发,为认识脏与脏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角度。适应这些发展,中医五行学说又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例如五行互藏、五行颠倒等新理论。五行互藏由明代张景岳提出,意谓五行之中,每一行兼具其他行的属性。五行颠倒指不同于传统生克顺序的生克联系。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实际上他们说明着脏腑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因而动摇了早期五行学说的两个基本法则,即五脏与五行的单一对应性和五行生克的有序性。尽管他们在形式上仍然采用五行,但其内涵已经有本质上的不同。
现在,学术界认为,古代五行学说既有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也有机械僵化的一面,是朴素的机械唯物论。中医学对五行的运用是主要发展了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因为五行学说固有的缺陷,却使他成为现代社会理解中医的难点之一。
总结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五行学说是早期认识事物构成与关系的简明工具,古代凭此构建了关于自然与人体的有序图景,然而它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真实世界的面貌;五行学说有助于早期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但它已逐渐落后于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后世的多种补充和修正,并没有真正改变五行学说的缺陷。
五脏相关学说可代替五行学说
五行中生与克的对象与方向的限定,又是对事物关系过于机械的认识。以五行的配属强行推定其生克关系,必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组合体,五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五脏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不完全对应的联系。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五脏与全身器官之间的配属关系是多方位和多渠道的,是长期实践观察的结晶。
五行学说的缺陷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
作为五行核心范畴的金、木、水、火、土这“五材”,是古代就日常生活最常用的物质进行的简单归类。这种思维有其局限性,像有些事物类别并不能用五来限定,例如畜类众多,何以一定要挑选五畜来配属五行?在恰好能用五来分类的事物中,也不容易找到必然的配法,像五脏配五行就出现过今、古文经学之争。
在五行关系方面,相生与相克是抽象的哲学概括,但对生与克的对象与方向的限定,又是对事物关系过于机械的认识。如土固生金,何尝不生木?木克土,金当然也克土;水与火之间,谁克谁则视情况而定……另外,在具体的复杂的事物关系中,其利、害的界限是模糊的,两者甚至是共存的,有时不好说谁生谁或谁克谁了。
五行学说的缺陷已经成为长期以来中医教学中令人困扰的问题。教材中的五行学说不得不从最基本的五材概念关系说起,这已经较难令现代的初学者接受;到了实践中再费力地向学生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增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当然,简单提倡废弃五行学说,等于将合理的一面也抛弃,这更不可取。按照科学哲学的观点,知识的进化不能破而不立,应该在针对同一问题上,有能够容纳更多新发现、解释能力更强并更好指导实践的新理论,才能取而代之。这里,我们提出: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
五脏相关学说是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克服其理论的机械性,并综合脏象、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全面反映人体五脏系统的功能及彼此关联作用的学说。
五行学说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一是五大类别的特性;二是五大类别之间的关联性;三是人体与外界相关性。五脏相关学说覆盖了五行学说的基本范畴,不同在于,五行学说以“五行”为中介作推导,而五脏相关学说以“五脏”为中心来说明。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组合体
1.五脏功能是连属人体的中心
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其实就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配人体有脏、腑、体、液、窍、声、
神、志等种类,而五脏是这张配属表中的核心,其他全部是由五脏派生出来的下位概念,其生克是以五脏为中介的。
五脏相关学说同样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连属脏、腑、体、液、窍、声、神、志等范畴。但前面说过,五脏之所以为五,是因为根据脏的定义在腹腔内恰有五者,至于其他范畴不一定界定为五,配属也不必固定。如腑可有六,他与五脏的关系是由经络等确定的,与五行无关;情志可有七,但都由心所主,病理上则与肝关系密切;窍可有九,与五脏关系各有不同,如耳并不是只与肾相关,还与肝在生理、病理上相关联……
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五脏与全身器官之间的配属关系是多方位和多渠道的,是长期实践观察的结晶,还会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他不依赖于某一理论的推导。
2.五脏功能各有特性
五行学说以五行之性来类推五脏之性。而中医脏腑学说对五脏功能的认识,更多地从其功能所主、阴阳属性和气血运化等分析,有很多超出或不符合五行之性的地方。这些必须以五脏相关学说来归纳。
如肺脏,生理功能包括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在五行中肺属金,金曰从革,有收敛、肃杀之义。肺的功能中,与金的肃杀直接对应的是肃降。肃降即肺气向下的通降,但肺同时还主向上升宣,升宣与肃降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二者不可分割。因此仅从金的特点而只认识肺的肃降是不完整的。
如果还局限于五行学说,有关五脏功能的认识就难以整合。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貌合神离,并行共存而又方枘圆凿。
五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
人体是一个整体,相互存在紧密的联系。这是中医整体观的基本论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无论五行学说还是五脏相关学说,都是表达这种整体观的理论模式。区别在于表达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都不相同。
1.联系模式
五行学说中相生与相克是对事物关系的高度抽象的哲学概括。五脏相关学说继承这一认识,认为五脏之间促进和抑制的关系。而五脏之间还有不少相互作用是难以用利或害来界定的,例如多脏在共同完成人体某一功能时发挥互补的作用等。因此,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五脏之间存在促进、抑制和协同三种作用模式。
促进作用,指一脏在某种生理功能中或某种病理状态下对另一脏发生的滋生和长养等作用。他包含了五行关系中的相生,也包括历代医家总结的反相生、隔相生等内容。
抑制作用,指一脏在某种生理功能中或某种病理状态下另一脏产生的抑压和制约等作用。他包含五行关系中的相克、乘侮等内容。
协同作用,指两脏或多脏在完成人体某一生理功能,或者在造成与逆转某一病理状态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生理活动往往需要几个脏腑的配合才能进行。例如消化、水液体谢、血液流通等,其中任一个脏腑的病变都有可能影响协同作用的其他脏腑。
2.联系渠道
在五脏配五行的理论中,五脏生克的依据就是五行的生克,是一种代入公式求解性的应用。但五脏相关学说认为,脏与脏的关联是通过相应的渠道实现的,了解其渠道才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这些渠道,均与五脏功能或经络有关,通过气、血、津、精等精微物质来发生作用。
以心与脾的关系为例,可以从三个渠道来体现。其一,血的生成与运行。心主血,脾统血,且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其二,气的关系。心主血脉,血行脉中动力来自宗气,宗气的充沛则赖于脾气充盛。其三,痰与瘀,这是从病理而言。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脾为生痰之源,痰浊阻滞胸阳,则可闭涩心脉,因痰致瘀。痰瘀相关是心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体现。
3.联系特点
联系特点是指脏与脏在相互作用时的主动与被动关系。五行生克框架中的生克顺序是固定的,古人用母子、我克、克我等术语表过生克中的主动与被动角色。这种固定顺序过于机械。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在脏与脏相互作用时,何者处于主动地位,既与各脏的功能特点有关,也与作用的渠道有关。
例如在生理状态下,先天之本肾与后天之本脾,常在阴阳气血的滋养方面处于主动地位,供给各脏动力和养分。以肝而言,对肾来说就处于被濡养的被动地位。但在病理状态下,肝则常常有扰乱他脏的趋向,如冲心、犯肺和侵犯脾胃等,因此被古人称为“五脏之贼”,这时又处于影响的主动地位。
五脏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不完全对应的联系
五行学说在古代理论中是沟通天人的中介。例如通过他,五时、五气、五味、五谷、五畜、五音等都与五脏发生作用,成为病因理论和药性理论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人体与外界存在联系是中医整体论的基本观点,这在引入五行学说之前已经形成,并非五行学说的推论。五行学说将各种零散的观察知识整理成体系,对理论构建有积极作用。但他所建立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以五行为中介将五脏与外界相联系的体系中,包含了大量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资料,很多是有实践佐证的。例如脏腑功能与四时气象、四时阴阳节律的影响有一定规律,五音影响情志和五脏功能也有客观依据,只是其对应性未必那么惟一。五脏相关学说要在继承这些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分析和确立其关系性及影响规律。
中医现代化需要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
五行思维已经影响了人们对中医核心内容的理解,五脏相关学说立足于中医理论的特点,既包含五行学说和中医脏象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尽力吸取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认识。五脏相关学说保持了五脏配属结构,包容了五行的关系模式,最大限度上保持中医理论的完整性。
为什么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其重要原因是有明显缺陷的五行思维已经影响了人们对中医核心内容的理解。中医理论现代化,基本要求是逻辑清楚,思维理性,理论自洽。五脏相关学说立足于中医理论的特点,既包含五行学说和中医脏象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尽力吸取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认识。其方法学特点是:
1.在实践的基础上保留五的配属系统。人体五脏系统的划分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并非为配属五行而分成五类,故五脏相关学说保留中医五脏系统的结构。
2. 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五脏相互联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其联系的特点可以借助系统科学和结构主义的认识来阐明。
3. 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五脏相关联的基础不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属性,而是人体气血阴阳等物质与功能相互影响的结果。
4. 证伪与证实相结合,以“症状一病机”的逻辑认识五脏关系。中医对五脏关系的认识,是从宏观的症状中分析病机,从病机中得出脏与脏的相互影响模式。现代实验手段暂只能起参考作用。
5. 以文献和临床调研为依据,开展五脏相关的研究。五脏相关学说中的脏与脏之间相关影响的关系式,并非按五行生克公式推导,而应在文献中总结,在实践中验证,并借用现代手段开展大规模调研来逐一明确,最终整合成新的理论体系。
五脏相关学说保持了五脏配属结构,包容了五行的关系模式,最大限度上保持中医理论的完整性。不过它打开了五行的封闭循环,形成了全面开放的结构,里面还有大量内容要充实。例如,理论方面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后与中医其他学说如何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方面五脏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在具体
生理和病理上如何体现有待逐个地总结……
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有待全体中医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