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头和分权管理缺权威
目前在我国的食品安全与监管方面造成“事件”多发和管不好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管理体制。我们现行的这种分权和条块分割分治的管理体制,在真正的实施管理中甚难形成权威性的有效管理。反而这种你管、我管、他也管,实质上是“公管”,或者说是没有一个是真管的这种体制形式,往往容易出现谁都不管和谁都管不好的景况。人民群众对政府众多部门分权管理或“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但又管不好食品安全的状况深表不满、意见频多。政府对此投人的人力、财力的己不少,但就是不见得有好的效果回报。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有时并不在于有许多的人去做,也不在于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现行的监管机制所凸现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缺乏权威的管理,再多的部门也难把食品安全统管起来和把它管好。
(二)部分生产经营者素质低与自律性差
生产经营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然而在这庞大的生产经营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自社区、企业、农村等走入生产商或商场的,其中还包含着不少的地地道道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当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普遍偏低,求富心理急切和浓烈,投资经营的眼比较短浅,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太强自律性也差一点。特别在遇上政府管理部门出现有监管漏洞或管理松弛之时,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就会违背道德的防线干出有违法律和市场经济的傻事、蠢事,例如造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三)食品行业进入条件和生产技术门槛偏低
食品生产加工相对工业产品加工与制造而言,技术含量与门槛都相对要低得多,特别是一些农副产品得初、粗加工,它用不上那么高端的科学技术,总投资也不多,入门的门槛并不高难。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才吸引了许多人纷纷投入食品的生产加工行业。有些较简易的小作坊式小厂,投资老板和打工者都无需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老板投上十万八万,聘上三几个临工便可开工出品。而这一类的小厂最易成为造假的窝点,如去年被我省工商部门查封的地下劣质奶片加工档,造假者就是在城乡结合部租用了几十平方米的平房和花上几万元购置一些简陋的搅拌、烘干、包装等设备,就把奶片制出投放市场。2005年9月29日广州日报披露报道的深圳一家用《发霉“鸡饲料”制成黑豆腐》的豆腐加工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厂房内的设备也相当简陋,整个生产加工流程也不需要多大的高尖技术,老板聘请几个临时工就可开工生产。特别是一些饮料食品,一般的人使用几只桶和一部灌装机就可出产品。技术门槛低易入门,这就是致使食品不安全事件发生埋下的隐患。
(四)出现监管真空并互相推诿
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管不好、难管问题,这主要是出在我们的管理体制,多个部们切块分管同一件事情,必然会出现管理的空挡,或者说存在着管理的真空地带,当出现监管失误过失时或追究其责任时,以及遇上监管当中难度或比较辣手的事情时,多方面监管涉及方就会互相推诿或者在互洒太极拳,结果容易导致发生监管不力与失误的事情发生。而另一方面,由此所出现的空档,又易为造假售假者乘虚而入,安然地在你的眼皮底下搞违法经营活动。如出现这种状况,对食品安全地监管,肯定会进入“监不清管不死”的景况,这也正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死穴”。
(五)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完善
市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易的平台。由于我们搞市场经济的时日不是很长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市场规则还不算完善,目前的市场次序还是处于比较混乱状态。例如,有许多的“三无产品”、有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都能轻松自由自在大摇大摆地进入市场完成它的交易过程,甚至是达到了毫无设防的景地。市场规则的不完善,这实际上是为那些黑产品、假产品、劣质产品、可以直接危害人健康的有毒产品开通和提供了一条通道。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和有市场规则不遵守,是导致市场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六)违规处罚不严厉
伪劣假冒产品为什么老是禁而不止?食品安全事件为什么不时发生?这与我们的惩罚有关。我们查找遍所有的关于处罚伪劣假冒产品制造与销售者的法则,都没有一条是致使违法者倾家荡产永不得翻身这样的严厉程度。他今天造假售假违法,你只作轻罚不痛不痒的罚金,远不到伤筋动骨。几天后他又来旧业重操,东山再起。未能使造假售假者感到违法的成本太重,这是引发造假售假不止和监管忘不过来的主要原因。处罚不严厉是打假打不绝和食品安全防范不力的主要障碍。
我国的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监管处于发展阶段,监管的方法比较单一,监管经验还是尚缺,对上述所存在或所提及的问题,作为监管工作的主体部门,要勇敢客观地面对;二则要给予冷静的分析;第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务实,积极面对和作出适当的调整。要使自己的监管机制、手段等调整到与市场经济完全相适应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