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其他 > 正文

腮腺非肿瘤性疾病混合唾液和腮腺液的细菌学研究

  腮腺非肿瘤性疾病,主要包括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syndrome,简称SS)、腮腺良性肥大和腮腺慢性炎症。本研究对29例腮腺非肿瘤性疾病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混合唾液和腮腺液的需氧菌、厌氧菌总数及5种常见的口腔致病菌,包括产黑菌(Bacteroidesmelaninogenicus)、放线菌(Actinomyces)、变链菌(Streptococcusmutans)、乳酸菌(Lactobacillus)和核梭菌(Fusobacteriummucleatum)数量的对比研究,以加深对涎腺疾病与口腔微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进而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可能的指导依据。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①实验组共29例患者,均来自我院涎腺疾病中心专业门诊,年龄37~65岁,平均54.3岁。SS组11例,女性10例,男性1例,均按已有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其中7例原发性SS,4例继发性SS;腮腺良性肥大组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腮腺慢性炎症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4例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4例为成人复发性腮腺炎。SS组和炎症组均未选择腺体功能严重受损、无唾液分泌或造影示腮腺萎缩者。②对照组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2~68岁,平均56.4岁。无口干主诉、无涎腺病史及系统性疾病史;口腔内无急、慢性炎性病灶。要求所有测试对象口腔卫生状况良好,经临床检查,牙龈出血指数为0~1度。测试前2周内无使用抗菌药物史。

  2.取材方法:混合唾液的收集:每个受试者晨起空腹,不刷牙,不漱口,于上午9:00~10:00在安静状态下,平坐于牙科椅上,测试者用一无菌滴管吸取受试者口底粘液池积聚的唾液0.5ml并移至无菌试管内(唾液较少者,取0.1~0.2ml)。腮腺液的收集:用无菌一次性注射器连于一特制的涎腺造影插管,吸入0.9%灭菌生理盐水1.0ml。2.5%碘酊常规消毒腮腺导管口后,将插管插入腮腺导管内,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并回吸冲洗液于注射器内。

  3.细菌培养分离:取稀释度为10-5的混合唾液标本0.1ml,分别接种到普通血琼脂培养基(用于需氧菌分离培养),CDC固体培养基(用于厌氧菌和产黑菌分离培养),CFAT选择培养基(用于放线菌分离培养)中;取稀释度为10-3的混合唾液标本0.1ml,分别接种到MSA培养基(用于兼性链球菌和变链菌分离培养),Rogosa选择培养基(用于乳酸菌分离培养),FNS选择培养基(用于核梭菌分离培养)中;取稀释度为10-2的腮腺液标本0.1ml,分别接种到上述6种培养基中。需氧菌在37℃恒温温箱中培养48小时;微需氧菌(包括兼性链球菌、变链菌和乳酸菌)置于含90%N2和10%CO2的厌氧罐中,37℃恒温温箱中,兼性链球菌和变链菌培养48小时,乳酸菌培养4天;厌氧菌(包括产黑菌、放线菌和核梭菌)置于含80%N2,10%CO2和10%H2的厌氧罐中(含还原剂钯粒),37℃恒温温箱中,产黑菌和放线菌培养5天,核梭菌培养48小时。细菌鉴定方法参照Bergeys细菌学鉴定手册,用JLQ-S1型菌落计数器计数每个平皿的菌落数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

  4.统计学处理:将混合唾液标本培养结果(CFU/ml唾液)取Lg值后,用SYSTAT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P值<0.05为有显著性意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