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其他 > 正文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

  颌骨囊肿可根据组织来源和发病部位而分类。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的,称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由胚胎时期的残余上皮所致的囊肿和由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液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称为非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上均比较少见。

  应采用外科手术摘除。如伴有感染须先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炎症后再行手术治疗。

  手术一般可在局麻下进行。切口的大小,根据囊肿的部位及波及范围而定。切口以能充分显露手术野,便于彻底清除囊壁为原则。一般囊肿,可做弧形切口。黏骨膜瓣底部应较宽些,以保证有充分的血液供应,并注意缝合处要有骨壁的支持。尽量保存患牙。手术时慎勿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及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囊肿范围过大,骨质缺损较多,可能发生骨折者,术后需做颌间结扎暂时固定。

  上颌囊肿如范围较广,手术时与上颌窦穿通,或上颌窦有炎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均应同时进行上颌窦根治术,将囊壁与上颌窦整个黏膜同时刮除,严密缝合口内切口,同时在下鼻道开窗,骨腔内填塞碘仿纱条,并从下鼻道开口处引出,3~5天后逐步由此抽出纱条。

  角化囊肿容易复发(文献报道其复发率为3%~60%);角化囊肿也可发生恶变,因此手术刮除要求更彻底;在刮除囊壁后用苯酚或硝酸银等腐蚀剂涂抹骨创,或加用冷冻疗法,以消灭子囊,防止复发。必要时还可考虑在囊肿外围切除部分骨质。如病变范围太大或多次复发的角化囊肿,应考虑将颌骨连同病变的软组织一起切除,即刻植骨。

  近年来,对角化囊肿的研究,特别从免疫组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颇多。研究的结果表明,目前把牙源性角囊肿归为是一种与成釉细胞瘤相近,且具有侵袭能力的良性肿瘤也许是恰当的。在处理上比一般囊肿应更积极也是正确的。

  消灭颌骨囊肿摘除后所遗留的死腔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碟形手术

  将遗留的骨腔边缘尽量用咬骨钳或骨凿去除,使近圆形的骨腔变为似浅碟状的骨腔。

  2.血块充填法

  任何遗留的骨腔内充满血块待其自行机化。这种办法适用于小的囊肿术后。

  3.囊腔植骨术

  在遗留的囊腔内植骨促使骨化。骨源有自体碎骨(多取自髂嵴)、异体脱矿骨(取自胎儿更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异体冷冻干燥骨等。此法特别适用于上颌大的囊腔的处理。

  4.生物材料置入

  目前多选用羟基磷灰石颗粒,可取得消灭死腔及促使与骨结合的效果。

  5.成形性囊肿切开加囊肿摘除术

  成形囊肿切开术亦称袋形缝合术,即从口内打开囊肿切除部分囊壁及黏膜,并将黏膜与囊膜相互缝合,使囊腔与口腔相通:引流自直。由于没有囊液聚集消除了压力,囊腔可逐渐自行缩小、变浅。以后可再采用手术的方法将剩余的囊膜摘除,由于死腔不大,封闭也就很容易。这一方法的另一优点是仅在口内手术即可,不必从口外做切口,特别运用于大型或巨型囊肿。其缺点是疗程较长;对角化囊肿应慎用本法。对萌出性囊肿也应采取此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