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其他 > 正文

干扰素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

  1989年,White等首先报告以α-2a干扰素治疗1例严重肺部血管瘤,每天100~300万U/m2,皮下注射,14个月症状明显好转。血管造影示瘤体明显缩小。Szymik-Kantorowicz等介绍应用α干扰素治疗儿童高危险性血管瘤的经验。8例高危险血管瘤患者接受α干扰素治疗,其中6例为泼尼松前期治疗失败的患者,结果7例对α干扰素治疗敏感,1例肝脏血管瘤患者死亡。治疗过程中患者均出现轻度的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其中3例出现神经毒性。认为α干扰素是治疗儿童高危险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对泼尼松治疗无效的患者,早期神经毒性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干扰素治疗血管瘤的主要原理为抑制血管形成,抑制内皮细胞、纤维细胞生长,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干扰素比糖皮质激素类治疗更少引起严重并发症、免疫抑制和血小板功能减退,使用干扰素治疗7~10d,可出现一过性头痛、肌及关节痛、发热、寒颤、恶心、呕吐、乏力、胃纳差和可复性视网膜血管病变,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神经中毒症状,脑电图呈弥漫性、可复性脑炎表现。

  干扰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不良反应(为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酸痛和乏力等,个别病人可有恶心、呕吐症状),血液系统作用(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较小),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轻度乏力,脱发,精神异常(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率达13%,60%~70%多为轻度,不影响治疗,严重者不到10%,是导致终止干扰素治疗最常见的原因。最常见的表现为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精神症状。外周神经不良反应,包括麻木、末梢感觉障碍等发生率较低),皮肤改变(皮疹、皮肤血栓性微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少见),肾脏毒性(少见),心血管毒性(约5%~20%的患者可发生中等程度的低血压或高血压、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并发症的表现,与干扰素的剂量无明显关系,而与年龄有关),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肝脏功能的影响(部分患者可出现ALT升高,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黄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视网膜病变,听力减退和耳鸣等改变;肺结节病、间质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干扰素的肺毒性表现。干扰素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包括妊娠、精神病史(如严重抑郁症)、未能控制的癫痫、未戒断的酗酒/吸毒者、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51~mol/L特别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者。

  临床医生应熟悉干扰素治疗的适应证,同时要严格掌握干扰素的禁忌证,要加强对干扰素不良反应的认识,对其他脏器有病变者如肝功能失代偿、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心脏疾病、癫痫及精神病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等患者尤应谨慎选择干扰素。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判断是否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为了减少全身治疗的不良作用,也可采用瘤内注射α干扰素,方法是第1周每天1次,每次100~300万IU/m2体表面积;继之每周1次,平均疗程8周。其优点是疗程短、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患者易接受。Kaselas等报道瘤内注射α干扰素治疗32例重症血管瘤患者,男13例,女19例;14例为婴儿,18例超过3.2岁。治疗4~10周(平均8周),18例治愈(completeregression),8例显著改善(significantregression),4例中度改善(medialregression),2例无效(noresponsetotreatment)。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流感样反应、发热、心动过速、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经对症处理,全部消失。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