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口腔组织病理 > 正文

牙源性角化囊肿病理概述

  2005年的WHO头颈部肿瘤分类中,已经将牙源性角化囊肿命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是一种良性、单囊或多囊,发生于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了解)

  是单发或多发于颌骨内的角化囊肿。

  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和生长方式以及较高的复发率

  肉眼:囊肿为单囊或多囊,多数囊腔内含有黄白色发亮的角化物或干酪样物质(自溶性角化物),有时囊液较稀,含淡黄色或血性液体。囊液内含可溶性蛋白的量较低,主要是白蛋白。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主要病理改变:

  ①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厚度较一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约5~8层细胞,一般没有上皮钉突;

  ②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常由柱状细胞组成,胞核着色深,呈栅栏状排列;

  ③棘层较薄,常见副基底层细胞直接移行为表层角化层;

  ④棘层细胞常呈细胞内水肿;

  ⑤表层的角化主要是不全角化,但也可见正角化,出现正角化者颗粒层亦较明显,有时在同一囊肿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角化;

  ⑥衬里上皮表面常呈波状或皱褶状;

  ⑦纤维性囊壁较薄,一般无炎症。有些囊肿的纤维囊壁内可见小的上皮岛,类似于牙板剩余,并可发生微小子囊或卫星囊。如果并发炎症,其纤维包膜变厚,上皮增厚,有钉突,角化消失。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