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危险度评价程序

2010-12-14 14:08 来源:医学教育网

  (一)危害认定

  目的是确定待评化学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机体接触后,能否产生损害效应;效应的性质、特点和强度如何;化学毒物和损害效应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在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获得足够的相关科学资料作为依据,这是认定的基础。如待评化学物的资料——化学结构、理化特性、用途、使用方式及范围、环境中的稳定性及活性;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毒理学试验资料等。

  (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二阶段,又是定量危险度评价的第一步。目的是在认定待评物质具有危害性的基础上,阐明不同剂量水平的待评物质与接触群体中出现的最为敏感的关键性的有害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确定特定接触剂量下评价人群危险度的基准值。

  可用于危险度评价的人类资料往往很有限,常要用到动物试验的资料,而危险度评价最为关心的是处于低剂量接触的人群,这一水平往往要低于动物实验观察的范围。这就要求要从高级两项低剂量外推及从动物性资料向人的危险性外推的方法,这也构成了剂量-反应关系评价的主要方面。

  (三)接触评定

  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三阶段。目的是确定危险人群接触的总量并阐明接触特征,为危险度评价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或估测值。如经此阶段认定待评化学物与人群无接触或有接触但不能引起健康危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则危险度评价科不再继续进行。

  (四)危险度特征分析

  是危险度平几家的最后总结阶段。通过对前三个阶段的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估算待评化学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即危险度)的估计值,并以文件的形式阐明该物质可能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为政府管理机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正保妇幼课堂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