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全科医师 > 正文

全科医师培训的现实问题

当前,全国各地区对全科医师培训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与培训投入相比,培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简单分析一下现实存在的原因。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源多种多样,有医院办的,也有一级医院、单位医务室、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室等转型而来的,因而各机构间医疗水平差距很大。

2. 全科医师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经过正规全科医师培训的“5+3”和“3+2”毕业生、全科研究生,也有内科医师、外科医师、妇科医师、中医医师、预防保健医师,甚至护士等转型而来。

3. 全科医师教育背景跨度大,从医学博士、硕士到中专、初中生不等。

4.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直接影响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导致其存在明显地域特点,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城区患者需求、就医习惯、生活习惯、药品种类等就不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山区。这些都意味着我国全科医师知识水平差异很大,求知欲和理解力不同,对知识的需求亦不相同,因而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全科医学涉及的医学知识领域广,加之各领域知识不断更新,而现实中很多培训的结果仅是让全科医师了解一个概念,知道一个疾病名称,既不能学以致用,也难以达到知识不断更新的目的,长此以往将会挫伤全科医师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一方面是迫切需要加强培训以提高全科医师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是现有培训内容和方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这个矛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但是,与上面所说的问题相比,我认为另一问题更为严重,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只会事倍功半,这就是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全科医师对提高自身能力的意愿不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一、目前全科医师医疗含金量较低,在某种程度上全科医师已沦为“开药医师”。随着社会宣传和医保报销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患者就诊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大多数患者仅是来取药,或是就诊上呼吸道感染等非常简单的疾病。《北京晚报》2012年6月27日有篇《全科医师在不信赖中忙碌》的报道指出,80%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拿药不看病,我个人粗略统计也是这个比例。即使不接受培训,很多全科医师也完全能应付目前工作中的大部分问题,更何况全科医师还有“转诊利器”,不能处理皆可选择转诊到上级医院。

二、现有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没有成为促进全科医师提升自身能力的“推进器”,反而成为一种负激励。目前决定很多全科医师经济收入的不是日常医疗工作的质和量,而是量化的公共卫生任务,例如建立健康档案、完成老年体检、签约患者等。应该说这些工作很重要,但实际考核中仅是看全科医师是否完成了这些工作的案头工作、是否填写完整,这些案头工作只须按照模板去书写,并不需要太多的医疗水平。

三、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现在全科医师职称评定仍是以文章而不是医疗能力为标准的,就算取消论文要求,由于学历、名额等限制,全科医师职称评定的艰难也是必然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有职称与无职称者工作性质是一样的,都要从事一样多的与医疗无关的工作,这势必造成很多全科医师没动力、也没必要提升自身诊疗水平。

四、医疗风险。医疗一定意味着风险,只是概率问题。特别是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全科医师没有积极性去从事现有工作以外的业务,例如外伤缝合、儿童接诊等,因此学习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好的培训一要老师教得好,二要学生愿意学,其中学生愿意学最重要,而解决全科医师学习意愿不足的问题,还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深化改革,使全科医疗真正回归本质。以上只是我的一管之见,我也深知提出问题简单,解决问题很难。但我想,提出问题应该总是有益的,或许这就是《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小孩心中所想的吧。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