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发热的发生机制有哪些?

小编与大家一起跟着大纲来复习!发热的产生机制是全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

一、热源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

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

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

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二、致热源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三、效应器的改变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后,正常血液温度变为冷剌激,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对产热和散热过程进行调整,引起调温效应器的反应把体温升高到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1、通过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或寒战,产热增加。

2、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到与调定点相应的水平。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精品知识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栏目!这里有2020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政策动态、精炼知识点及备考经验,助力你的2020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全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