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 > 正文

抗感染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相信是准备参加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的朋友比较关注的事情,为此,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希望可以帮到您!

抗感染药物怎样合理应用?

1.目前临床上不正确使用和滥用抗感染药物的现象较为普遍

(1)广泛用于预防感染,外科围手术期普遍、长时间、大量、不规范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病毒感染缺乏细菌感染征象或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的高危情况而使用抗菌药物,造成药物资源浪费、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还可引发大量耐药菌产生。

(2)随意将抗感染药物作为诊断性治疗措施,特别是发热病人的诊断性治疗,而不是积极寻找发热原因或进行病原体检查。

(3)抗感染药物给药方案不当,药物选择、剂量、给药途径等不当。如未根据病原体检查及药敏试验 结果选择抗感染药物,易造成使用无效药物;剂量过量易引起不良反应及二重感染,剂量不足易诱导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临床用药能口服给药的,不应肌注或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不按疗程给药和频繁换药。

(4)出现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时,观察不及时,仍继续使用,造成不良后果。

(5)盲目选择价格贵、新上市、广谱抗 感染药物,导致此类药物敏感的病原体很快产生耐药性。

(6)忽视无菌操作和外科引流,将抗感染药物作为“保险丸”使用。

(7)不能及时根据病原体检查及药敏结果使用抗感染药物或在出现耐药性后仍继续使用。

(8)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除非必须,尽可能不 联合使用抗感染药物。

(9)追求治疗,忽视耐药性和费用问题。

(10)追求经济效益。

(11)忽视患者全身情况,导致严重的毒副反应发生。

2.抗感染药物的管理要求、管理应用原则及建议

(1)抗感染药物的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医院应建立健全抗感染药物的管理制度。医院应对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的抗感染药物专家或有抗感染药物应用经验的医师,负责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检验科和药剂科须分别履行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和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的职责,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 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包括血药 浓度监测和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的监测,以控制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2)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注意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3)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建议

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酌情选用抗感染药物。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感染药物的适应证和疗程。应用抗感染药物前及时正确留取临床标本。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皮肤、黏膜局部用药。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抗感染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知识及内容,请点击医学教育网。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