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经千年是我国的文化、技术瑰宝,中医健康保健技术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生活中借鉴的知识,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正小保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医之“士”孙光荣: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上为政谋,下为民谋”,快来看看吧!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王淑军
第二届国医大师,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改革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执行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首届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医“中和医派”创始人。八十岁。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历久而不坠,是因自孔子以降,有“士”之阶层的存在。此“士”者,始终对社会抱持着兴业康民、定国安邦的理想及其相应的强烈责任感,并努力追求理想的实现。他们以志道、明道、行道、善道为己任,成为中华民族一脉传承的脊梁。
国医大师孙光荣,即是当今中医药界之一“士”。
士之志道,须付出艰苦之努力
孙光荣幼承庭训,一承中医学验、二承儒家精神。他心中之“道”,一为中医学术之道,二为中医发展之道。孙老排行老大,为家庭生计,高中即辍学,于1958年即做了乡村医生,但志道、求道不懈。
他以读书为乐,其刻苦自学的习惯保持一生,也使他在中医生涯中一路精进,从一名只有高中学业水平的浏阳赤脚医生,成长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第一任副院长,直到评选为国医大师,并在中医文献学、中医教育、中医临床、中医药文化、中医战略研究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成绩骄人。其中艰辛,倘无志道的坚毅精神,一般人断难持续。
士之明道,因有为民之情怀
不同于许多医生常以“名医”自诩,孙光荣总以“作一明医”自警。在他心中,医决生死,人命关天,责任至重。医重“明”,既在明医之术、明医之道,又在明医之仁,方能不误人误己,无愧天地良心。
孙光荣行医所至,以患者心为己心,因此众口皆碑,诸多仁心仁术、妙手回春的行医故事不胫而走。他本人也总结了一生行医心得,创“中和医派”,透出的也是儒家“致中和”济世达人的“士”之精神。
士之行道,为有天下之担当
不同于仅孜孜以求于一方一药的中医师,孙光荣心系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情怀为业内公认。在他众多的兼职中,他最珍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之职,皆因此职可为中医药发展尽一份心力。故每次会议他都尽量参加,准备充分,有时担心发言时间受限或难以言尽其意,会同时交上一份文字稿,那份认真令许多人感动。
2014年,孙光荣接受任务在《中国中医药报》开设“读懂习总书记的中医观”栏目,以诠释习近平同志有关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以及谈治国理政时常用的中医术语。这是一项极其艰苦且可能“出力不讨好”的使命,而当时已70余岁高龄的他奉命即行,更为此自费购书,研读、构思、写作、修改,废寝忘食。历3年余,他以顽强的毅力陆续写出23篇,为行业内外瞩目,一时洛阳纸贵。辛勤付出的背后,正是他的正义担当。
士之善道,为有传承之责任
越到晚年,孙光荣越觉一生所得之道传承的急迫。面对众多的各方邀请,他不顾年事已高,但凡认为有益中医之大事,则有求必应,全力以赴。如承担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中医药经典培训班班主任的任务,一承接就是连续送走四批学员达17年之久,每次培训他总是与学员同吃同住、巡视课堂、倾心指导,对于一位老人,个中辛苦可想而知。
2019年初,中医药发展面临历史机遇,但许多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孙光荣深感责任压肩,必须振臂疾呼,迅即在《中国中医药报》分三篇推出2万字长文《传承、融合、创新是发展中医药事业三大攻坚战》,在行业内外又一次引发强烈反响。文章梳理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中该当涉及的重大关键问题,其观点启示了中医发展诸多领域之路向。2020年为彰显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特色优势,又发表《中医向新冠肺炎亮剑》等宏论。此数篇长文,再显一位老中医人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和情怀。
2017年,孙光荣在北京收徒时,曾制定《医师规》,称医师执业当坚守“诚、净、严、精”。他如是说,也如是做。而他毕其一生所致力的,又何止于作一名称职的中医师,更有他为中医复兴理想之早日实现而主动担起的作为中医之“士”的使命和责任。
以上“中医之“士”孙光荣: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上为政谋,下为民谋”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了解更多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相关阅读: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