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经久不衰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进步,中医“治未病”的观念非常适合调理中国的体质,医学教育网小编正小保为大家带来“吉林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邢程:迈出传承创新坚实步伐,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快来学习吧!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12月31日,印发实施《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吉林省中医药工作做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的设计和谋划。2020年7月16日,全省中医药大会召开,时任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出席会议并讲话,时任省长景俊海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保护与传承并行、守正与创新并举、中医与西医并重,加快推动吉林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2021年2月,省委书记景俊海、省长韩俊专程到北京会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共同商议吉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中医药工作,群力群策,共同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吉林省中医药系统发挥中医药作用和优势,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传承创新,积极服务健康吉林建设,大力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坚持高质量发展,着眼特色优势,积极服务社会需求
高质量发展是社会总体要求,吉林省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彰显中医药作用和优势,做大做强做好中医药。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中医药政策机制。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构建了中医药发展的系统化政策体系。先后建立吉林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吉林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充分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中医药发展。建成健全的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全省9个市(州)卫生健康委、60个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全部加挂了中医药管理局牌子。
二是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保障中医药有序发展。根据吉林实际,大力推动中医药地方法规立法进程,重新制定《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条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吉林省中医药全面发展进入规范化、法治化新轨道,为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制定出台《吉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吉林省传统医学师承跟师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加强行业监督管理,通过专项督查、综合督导等方式,推进中医药法治能力提升。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吉林省现有公立中医医院69家,其中省级中医医院3家、三级中医医院15家。每万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分别达到6.5张和4.59人,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占医院总诊疗人次比重达17.5%。中医类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取得新突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类),吉林省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四。第一,积极服务健康吉林建设。全省中医药系统积极融入健康中国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在健康吉林建设中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和作用。建设中医馆965个,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增至5个,县级先进单位43个,占全省县区总数的71.67%。第二,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推动中医药特色服务与养老产业深度融合,“十三五”期间,建设县级中医院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35个,有效探索具有吉林特色和中医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已连续五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项目。2021年,8家市、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项目纳入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第三,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展。吉林省所有公立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均开设了中医科,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19家单位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第四,促进民族医药进步。成立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分会,延边州各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均加挂了朝医医院牌子,设立朝医科。中医(朝医)医师资格考试列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序列。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朝医学专业。成立世中联满医药专业委员会。28项中(民族)医药标准被公布为吉林省地方标准。
四是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确诊病例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尤其是在舒兰市疫情防控中,建立了疫情防控“舒兰模式”,得到群众广泛认可。选派73位中医医护人员分批奔赴湖北省开展吉林省中医医疗援助,坚持中医深度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救治效果。同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对治愈出院病例进行集中康复治疗,开展中医药科技攻关,贡献中医智慧。制发《吉林省新冠肺炎防治方案》,推广通化“三主任”“三护士长”制度,促进省市级中西医合力救治病例。
五是加强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全省50家中医医院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22家中医医院获得抗疫特别国债6.1亿元,进一步补齐公共卫生能力短板。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组建426人的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并开展培训。
坚持传承,着眼关键,保证中医药学术薪火相传
传承是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吉林省中医药系统坚持倡导大医精诚理念,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运用好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服务群众。
一是保存经验技法,促进中医药活态传承。不断调整科研导向,加强中医药政策与发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中药材质量标准、炮制标准研究。系统挖掘整理研究中医药古籍文献,实施吉林省中医药古籍保护项目,改善中医药古籍馆藏重点单位的保护设施与馆藏条件,加强古籍保护与修复。
二是加大培养力度,打造中医药人才队伍。吉林省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终身教育体系,为全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王烈教授获评第三届国医大师,三人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两人获评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石学敏在吉林省建立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张大宁在吉林省建立工作室。全面开展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中医护理、中医药管理等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2900人。建设名中医工作室105个。积极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国家中医住培基地4个,1326名学员取得结业合格证书。
三是推进院校教育改革,筑牢人才培养主阵地。与省卫健委、省教育厅联合出台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相关文件,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现一本招生,增设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国控中医类专业。长春中医药大学跨入地方政府与国家中医药局共建行列、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坚持创新,着眼社会需求,驱动中医药事业日益进步
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生命力。吉林省中医药系统坚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和阐释,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是医改中医药工作取得突破。全省建成9个区域中医医联体,实施家庭医生签约诊疗服务, 积极开展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16个县(市区)试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在县域内形成相互配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适度竞争的健康服务格局。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完成医院章程制定,推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试点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合理调整中医医疗技术服务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二是打造吉药品牌,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成立吉林省中药资源专家委员会,确定人参、鹿茸、哈蟆油、西洋参、五味子、平贝母、天麻、(北)苍术、细辛、淫羊藿10种中药材为吉林省首批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并开展研究。继续实施中药质量提升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建设51家市、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煎药室,大力提高中药煎药质量,保证群众喝上放心中药。中药材产业扶贫发挥优势,联合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3个、定制药园3个、溯源体系建设项目4个。2021年通过项目实施,开展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推广,加快推进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从源头加强中药质量保障。
三是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吉林省中医药系统发挥中医药科技原创资源优势,取得一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项,获批科研经费621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十三五”期间,累计立项中医药科研课题1219项。国家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机构(北方)落户吉林省。加强30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平台、183个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四是中医药服务致力智慧化。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成全省中医远程会诊平台,实现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横向联通全省综合医院与中医医院。优化升级吉林省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与国家数据互联互通。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获批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
以上“吉林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邢程:迈出传承创新坚实步伐,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了解更多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相关阅读: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