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外科 > 正文

耳眩晕-中医诊治

耳眩晕是因邪犯内耳,或脏腑虚弱,内耳失养,或痰浊水湿泛溢内耳所致。以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梅尼埃病。

诊断

1.突发性眩晕,伴耳鸣、耳聋、耳闷。常以耳鸣为先兆,随之耳聋、眩晕。眩晕多为旋转性,动则更甚,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血压下降,但神志清楚。

2.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突然消失或逐渐减轻。可一日发作数次或数年乃至终身发作一次。间隙期一般无症状或有听力障碍,多次发作后,间歇期耳聋逐次加重。

3.鼓膜正常。

4.有时可查见自发性眼震,呈水平型,方向不定。

5.听力检查呈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典型者为上升型曲线,多为一侧性。重振试验阳性,声反射有重振现象。

6.前庭功能检查,早期反应正常或敏感,反复发作后则反应降低,可出现向对侧的优势偏向。

7.发作时甘油试验阳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分型

1.脓耳眩晕症(迷路炎):有急性脓耳或慢性脓耳急性发作病史,伴头痛,耳内溢脓等症,眩晕开始较轻,可随病情变化而迅速加剧。

2.药聋(药物中毒性聋):多在使用耳毒性药物后出现眩晕,常伴有口唇发麻等症,眩晕为不稳感,耳聋为双侧性,早期即有一侧或双侧前庭功能减退,无反复发作。

3.风眩:眩晕持续时间长,非发作性,血压增高,无耳聋。

4.血[脉]厥:眩晕的发作常与特定的体位有关,甚者出现昏倒,无耳鸣耳聋。

5.听神经瘤:眩晕渐起,较轻,伴耳及进行性或突发性听力下降,病侧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后期可出现面瘫或三叉神经痛,X线照片示内听道扩张。

辨证论治

1.风痰上扰证:眩晕剧烈,头脑胀重,胸闷不舒,恶心,呕吐清水,痰涎多。并见心悸,纳呆,腹胀,倦怠乏力等症。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或滑。豁痰熄风。

2.痰蒙清窍证:眩晕,头胀,胸闷,恶心,呕吐剧,腹胀纳呆,倦怠,舌质胖,苔腻,脉滑。祛痰化浊、降逆止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阳虚水泛证:眩晕,恶心,呕吐清水,心下悸动,耳内胀满,面色觥白,冷汗自出,或背冷如掌大,舌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缓。温阳利水。

4.肝阳上亢证:眩晕多因恼怒而致,多有明显眼震,头痛,耳胀,恶心,呕吐苦水,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燥易怒,胸胁苦满,少寐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平肝潜阳。

5.心脾两虚证:眩晕时作,耳鸣,听力下降,夜寐不宁,心悸,倦怠,纳差,舌质淡,脉细缓。补益心脾。

6.肝脾两虚证:眩晕时作,头昏眼花,耳鸣,听力—卜降,倦怠,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脉弦细缓。补益肝脾。

7.肝肾亏虚证:眩晕屡发,耳鸣,鸣声尖细,入夜为甚,耳聋重。精神萎靡,记忆力差,腰膝酸软无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滋补肝肾。

8.肾阳虚证:眩晕屡发,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无力,面色淡,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多。温补肾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