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诊断 > 正文

高血压病的中医辩证治法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概述】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属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人数的绝大部分。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以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常见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精神紧张及剧烈活动常诱发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并发严重心脑肾损害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病属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病因病理】

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为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致肝郁化火;恣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致痰浊内生;

劳欲过度或年老体衰,致肝肾亏损,总之,上述病因使肝肾阴阳失调,邪于清窍发为本病。

病理变化为肝气郁滞,郁久化火,肝阳上亢,凤阳升动,上扰清窍,而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口苦等症。饮食不节,脾胃损伤,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胸阳不展,而见头晕、头重、胸闷等症。劳欲伤肾或年老肾亏,肾精亏耗,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阳上扰,而见头隐痛、眩晕、耳鸣、腰酸等症。病程迁延,久病人络,瘀血内停,阻滞脉络,血脉瘀滞,可见头痛如针刺,或胸闷刺痛,手足麻木,舌青紫,脉涩。阴损及阳,肝肾阴阳俱虚,阴不滋养,阳失温化测有眩晕、消瘦、倦怠乏力、夜尿频多等症。若肝阳暴张,风随阳动,血随气逆,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蔽清窍,则见中风昏厥重证。

【诊断要点】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修定标准确定。

I级高血压(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8.67~21.20kPa(140~159mmHg)舒张压:12.00~13.20kPa(90~99mmHg)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8.67~19.87kPa(140~149mmHg)舒张压:12.00~12.53kPa(90~94mmHg)Ⅱ级高血压(中度高血压)收缩压:21.33~23.87kPa(160~179mmHg)舒张压:13.33~14.53kPa(100~109mmHg)Ⅲ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收缩压≥24.00kPa(180mmHg)舒张压≥14.67kPa(110mmHg)

【辩证分型】

1.肝阳上亢症状:头痛且胀,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达,肝阳上亢,阳化风动,上扰清窍,故头痛且胀,头晕目眩;肝火亢盛,扰乱心神,则烦躁易怒,夜眠不宁;肝胆气郁,化火上炎,则胁痛,面赤口音;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均为肝阳亢盛之象。

2.肝肾阴虚症状:头部隐痛,目眩耳鸣,五心烦热,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阳上扰,故头部隐痛,目眩耳鸣;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亏则腰腿酸软;舌红少苦,脉细,均为肝肾阴亏之象,脉细数则为阴虚内热之象。

3.痰湿内阻症状:头痛而重,眩晕,胸闷,恶心,食少,多寐。

舌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痰湿内阻,上蒙清阳,则头痛而重,眩晕多寐;中阻气机,则胸闷;浊阴不降则恶心;脾胃虚损则食少;舌苔白腻,脉儒滑,均为痰湿内盛之象。

4.瘀血内停症状:头晕头痛,痛如针刺,或胸闷刺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点瘀斑,脉细或涩。

证候分析:久病入络,瘀血内停,脉络不畅,则头晕头痛,痛如针刺,或胸闷刺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点瘀斑,脉细或涩,均为瘀血内停之象。

5.阴阳两虚症状:眩晕,健忘,消瘦,口干,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夜尿频作,腰腿酸软。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肾精不足,无以充脑,清窍空虚,故眩晕、健忘;无以养体,则消瘦;无以生津,则口干;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阴损及阳,阳气渐衰测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化不利,则夜尿频作;肾虚于下,则腰腿酸软;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无力,为阴阳两虚之象。

【分型治疗】

1.肝阳上亢治则: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9克钩藤15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下)黄芩9克栀子9克牛膝9克杜仲9克桑寄生12克夜交藤30克茯神12克珍珠母30克(先下)随症加减:头痛甚剧,胁痛,口苦面赤,便秘及溲赤属肝火偏旺者,加龙胆草6克、夏枯草12克、郁金9克,以清泄肝火。

2.肝肾阴虚治则:滋养肝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熟地12克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2克太子参15克当归9克杜仲9克牛膝9克白蒺藜9克菊花9克随症加减:烦热盗汗者,加黄柏9克、知母9克,以滋阴泻火。

3.痰湿内阻治则:化痰祛湿。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天麻9克白术12克半夏9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泽泻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生姜5克随症加减:脘门不食者,加白蔻仁3克(后下)、砂仁3克(后下),以芳香健胃理气;耳鸣重听者,加郁金9克、菖蒲9克,以通阳开窍;若伴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者,加黄连3克、黄芩12克,以清化热痰。

4瘀血内停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15克葱白5克生姜5克麝香0.3克甘草3克郁金9克菖蒲9克白茫9克细辛3克随症加减:头胀痛,血压甚高者,加大麻9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先下)、地鳖虫9克,以平肝通络;合并中风后遗症者,以补阳还五汤(黄芪30克、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15克、地龙9克)为主加味,益气活血通络祛风;胸闷刺痛者,加延胡索9克州;川??子9克,以理气活血止痛。

5.阴阳两虚治则:调补阴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味。

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肉桂3克(后下)附片10克枸杞子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12克金樱子12克随症加减:耳鸣耳聋者,加磁石30克(先下)、五味子6克,以潜降浮阳;有蛋白尿者,加黄芪30克、补骨脂12克、鹿衔草15克,以益气补肾,消蛋白尿。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杞菊地黄九每次6克,每日3次。

3.珍菊降压片每次1片,每日3次。

【简便方】

1.莴苣子25克,粉碎破开煎煮后服,每日多次。

2.新鲜白颈活蚯蚓15条,剖开洗净泥土,加入白糖100克,半小时后待蚯蚓化成液体时顿服,每天早晚各1次,5天1疗程。适用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偏高,头晕头痛,面赤心烦者。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风池、太冲穴。伴头痛剧烈,目胀面赤者,加刺太阳穴;伴热盛面赤者,加合谷穴。用泻法,留针20分钟,日1次,7天1个疗程。

药枕法:取野菊花、桑叶、石膏、白芍、川芎、磁石、蔓荆子、青木香、蚕砂等药物适量,制成药枕,每昼夜使用时间不少于6小时。

足浴法:钩藤30克(包煎),加少许冰片,于每晚睡前放入盆内,加温水浴足,每次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食疗法:芹菜250克,沸水烫2分钟,少量油、盐等调料拌食,适用于高血压病肥胖者常用。

【注意事项】

1.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如控制不良,将逐渐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导致严重并发症,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2.定期检测血压,坚持长期有效的中西医治疗,以保持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