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诊断 > 正文

热灼真阴证临床表现

热灼真阴证临床表现:

1.热郁少阳
本证为春温初起,温热病邪郁于少阳气分所致。以身热、口苦而渴、胸胁不舒、脉弦为主症,兼见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症。治以苦寒清热,宣郁透邪。兼有表证者,佐以疏表透邪。方用黄芩汤加豆豉元参方。

2.热郁胸膈
本证为热郁气分,C气机不畅所致。以身热不甚、心烦懊忄农为主症,兼见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等症。治以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

3.热灼胸膈
本证为郁热灼于胸膈所致。以身热、烦躁、胸膈灼热如焚为主症,兼见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治以清泄膈热。方用凉膈散。

热灼胸膈与热郁胸膈的鉴别要点:两者相比较,热郁胸膈是春温病发于气分的轻证,为里热郁于上焦气分;本证则为气分里热燔灼于上焦胸膈的重证,不仅里热重,热势高,且津伤较甚,并影响阳明腑气失于通降,因此二者病位虽同,而病情轻重有显著差别。

4.阳明热盛
本证为热邪未从少阳或胸膈而解,传入阳明,或里热外发阳明所致。以壮热、汗多、大渴、脉洪大为主症,兼见心烦、面赤、舌红苔黄等症。治以清热保津。方用白虎汤。

5.阳明热结
本证为胃热不解下移大肠,与肠中糟粕相结所致。其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均可参见风温章。但由于本病患者每有阴津亏虚,且在病变过程中里热炽盛,耗灼阴液与阳气,所以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相杂之证。每见阳明热结兼阴液亏损,或阳明热结兼气阴两虚。此外,本病邪热亦可盛于小肠,下注膀胱,形成阳明腑实与小肠热盛兼见之证。

(1)阳明热结兼阴液亏损

以腹满、便秘、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口干咽燥、唇裂、脉沉细等症。治以滋阴攻下。方用增液承气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阳明热结兼气阴两虚
以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脉沉弱或沉细等症。治以攻下腑实,补益气阴。方用新加黄龙汤。

(3)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

 以腹满、便秘、小便涩痛、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口渴、心烦等症。治以通大肠之秘,泄小肠之热。方用导赤承气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