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解析钩端螺旋体病

解析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急性传染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病原学

钩端螺旋体细长,两端弯曲成钩状。长6~10μm,有l2~18个螺旋。微需氧,培养基上1周才生长。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l~3个月。不耐干燥,易被一般消毒剂杀灭。抗原结构复杂,已有20多个血清群、l70个以上血清型。我国以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犬群、流感伤寒群和七日热群为多见。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为黑线姬鼠、猪和犬。黑线姬鼠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的钩体,毒力强,致病力高,多引起稻田型钩体病。猪携带波摩那群钩体,可引起雨水型和洪水型流行。犬携带犬型,也是雨水型和洪水型的病原体。后两种钩体的毒力较弱,临床表现也较轻。病人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很小。

(二)传播途径

钩体经带菌动物由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人接触污染物时,钩体可通过皮肤、黏膜而受染。亦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母婴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流行地区很广,我国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最为严重。农民、渔民、屠宰工人等感染机会多。流行有3种类型,即稻田型、雨水型和洪水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