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命的希望
2014-07-18 11:33 来源:医学教育网
1997年,王延芬从成都第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德阳市人民医院工作从事临床护理。15个年头过去了,她用满腔热情和双手为一位位患者点亮着生命的希望。
无私为患者奉献
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大多都有肢体瘫痪,语言沟通障碍,很多患者容易对今后的生活失去信心。王延芬充分理解患者的疾苦,想尽办法协助患者康复,帮他们重建生活的信心。她经常守在床边,反复帮他们伸腿、屈腿,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对这些患者来说,需要无数次的训练。作为专业护士,她将鼓励蕴含在每一个动作中,每一次微笑里,让他们重燃生命之火。一位叫许淑琼的老人,曾是王延芬主管的一位患脑出血患者,这位病人病后右侧肢体瘫痪,混合性失语,王延芬每天都去给她做康复训练,一个字一个字的训练语言功能,还专门把她调到了一个有电视的房间,利用电视的图象画面来帮助她训练语言功能。出院时,许淑琼老人紧紧握住她的手不肯松开,一家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出院后,王延芬还通过电话随访继续鼓励老人坚持语言训练,现在,老人已能说简单的字、词,能听懂很多话的意思了,听到老人艰难地说出“谢谢”,王延芬的感动胜过听到女儿第一次叫“妈妈”。
医院的荣誉高于一切
由于工作太忙,平时照顾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很少,女儿亲近外婆胜过她。2005年,女儿刚半岁时,她代表医院参加全市护理技能大赛,连续一个多月的集训,每天回家都很晚,女儿见不到她,哭闹得厉害,可王延芬还是狠心给孩子断了奶,把她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甚至连孩子生病发高烧也没回家。经过艰苦的训练,王延芬取得了两项单项第一,一项第二和全能第二的优异成绩。当她抱着鲜红的证书回到家,看着瘦了一圈的孩子时,心中有说不出的愧疚。2007年,王延芬再次代表医院参加全市护理技能大赛,获得两项第二,一项第三和全能第四的优异成绩,这些都和她平时工作认真扎实,严格要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
大灾前显真我本色
2008年5月12日这天,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难忘的一天,这天下午,像往常一样,王延芬早早来到了病房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突然脚下一阵异样的感觉,像是有什么在往上拱一样,“不会是地震吧?”她心理想,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烈的抖动,门窗嘎嘎作响,陈旧的墙面开始剥脱,还有天花板往下掉,果然是地震!面对惊慌失措的病人及家属,王延芬很快从惊恐中恢复过来,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必须紧急疏散病人及家属。她们的病房在一楼,很容易跑出去,但是她和她的同事们,没一个离开,背、搀、抬着病人一个个紧急疏散。在大家的配合下,病人很快被疏散,但是王延芬突然想起,住在34床那个角落的病人没有家属在,而他又是一位偏瘫病人,她不顾强震肆虐的凶悍,冲回病房,看见病人正颤颤巍巍的扶着床沿,想在摇晃的地面上站稳。也不知哪来的力气,王延芬冲上去半搀半托的就把病人搀了出去。病人都安全转移了出去,强烈的余震还在不断袭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的王延芬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迅速行动起来,她和同事们一起,余震一停,就冲回病房抢运出贵重仪器设备、药品以及棉被等物品。她把病人象亲人一样救出来的时候,心理却在忍受着人生最大的煎熬,因为她4岁的小女儿没人管,作为警察的丈夫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奔赴绵竹重灾区救援了,学校老师的电话又打不通,作为一名护士,她现在是绝不会离开她的病人的,直到下午5点多,她的侄女才把她的女儿带过来给她报平安,看着光着小脚丫,脏着小脸叫妈妈的女儿,王延芬再也忍不住眼泪了。她叫侄女照顾好自己的女儿,而自己又投入到忙碌的人群中去了……
几年来,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的王延芬组织她所在科室的团员青年们开展“双争双创”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医院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她组织青年志愿者为福利院的儿童捐款捐物,送医送药,与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从学习,心理等方面去关心他们,让孤残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十年磨一剑,王延芬在琐碎而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辛勤耕耘换来丰收满园,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德阳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德阳市护理技术能手”,2007年被评为医院“十佳护士”,四川省“青年岗位能手”。
相关资讯